第1节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单选题: 3简答题: 12总题量: 15
1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水平的是( )。
A.
知道
B.
认识
C.
应用
D.
领悟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下图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中研究圆周运动时用到的实验图,线速度最快的是( )。

A.

大齿轮

B.

小齿轮

C.

后轮

D.

一样大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一个实验,该实验中发现的粒子是(  )。

A.

α粒子

B.

电子

C.

氢原子

D.

质子

收藏
纠错
解析
4
[简答题]

下面是高中物理“光的干涉”一课的教学片段,李老师在引入了光的干涉现象后,用幻灯片演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

李老师:大家看这个示意图,第一个屏上只有一个缝,而第二个屏上有两个缝,那么平行光经过两个屏后能在观察屏上看到什么?

学生:条纹。

李老师:这些条纹有什么特点?

学生甲:明暗相间。

学生乙:宽度几乎一样。

李老师:对,双缝干涉产生的干涉图样特点是明暗相间、粗细均匀、间隔相等的条纹。

学生丙:但是肥皂泡上的干涉现象看起来和这有些不同啊.是否所有这些现象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李老师:当然一样了,记住我刚才说的干涉条纹的特点就行了。

学生乙:书上也是这么说的。

李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光的干涉的应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

未作答
2、

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教学的方案。

未作答
5
[简答题]

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学生的解答。 题目:如图,足够长的U形导体框架的宽为L,电阻忽略不计,其所在平面为竖直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框平面,磁场足够大,一根质量m,有效电阻为R的水平导体棒MN垂直于U形框架间,接触良好。导体棒从静止开始沿框架下滑到刚开始匀速运动时,通过导体棒截面的电量为Q,求导体棒从开始下滑到刚开始匀速运动这一过程中.电流对导体棒所做的功. 匀速运动过程中,电流对导体棒所做的功: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给出正解。

未作答
2、

给出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未作答
6
[简答题]

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学生的解答。 题目:小球从某一高度H自由下落到水平地面,碰撞后弹起,每次上升高度总是前一次的0.64倍。若使小球碰后能保持上升到原高度,则必须在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在极短时间内给它一个初动能,使它获得有向下的速度。求小球在最高点获得多大速度,才能保持高度不变。空气阻力不计。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给出正解;

未作答
2、

给出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未作答
7
[简答题]

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学生的解答。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轻质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小球A与0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

求: (1)小球A与小球B的质量比mA;mB。 (2)现将A球质量改为2m,B球质量改为m,且开始时A球位于碗口C点,由静止沿碗下滑,当 A球滑到碗底时,两球的速率为多大? 解: (1)设绳上拉力为T,碗对A球的弹力为N,根据对称性可得:N=T。由平衡条件:2Tcos30°=mAg对B球受拉力与重力平衡得:T=mBg联立得:mA:mB=3:1 (2)当 A球滑到碗底时,A球下降的高度为R,B球上升的高度为/2R,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①、②两式即可求得两球的速率。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给出正解。

未作答
2、

给出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未作答
8
[简答题]

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同学的解答。 题目:如图所示为小球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闪光频率为f=20 Hz,求实验频闪照片背景上每小方格边长L以及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口。和小球在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vc(g=10m/s2)

(3):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给出正解;

未作答
2、

给出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未作答
9
[简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a)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I m,电阻R1=3 ΩRz=1.5 Q,导轨上放一质量m=1 kg,电阻r=l Q的金属杆。长度与金属导轨宽度相等,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8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现用一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杆。使金属杆由静止开始运动。图(b)为通过R。中的电流平方随时间变化的I21-6图线.求: (1)5 S末金属杆的动能; (2)5 S末安培力的功率。

解:(1)5 S末流过R,的电流为11=√A=2 A,电压为U1=I1R1=6 V, 金属杆与R,并联,故E=U1=BLv 解得v=7.5 m/s 故此时动能为Ek=1/2mv2=28.125J (2)5 s末干路电流为,I==6A,安培力大小为F安=BIL,功率为P= fv 解得P=36 W。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哪些知识点。

未作答
2、

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未作答
3、

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未作答
10
[简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所示,铜棒质量m=0.1 kg,静止放在相距L=8 cm的水平导轨上,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5,现在铜棒中通以I=5 A的电流,要使铜棒滑动,可在两导轨间加一垂直于铜棒的匀强磁场。求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解:当安培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c故BIL=Umg 解得B=1.25 T。 答: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为1.25 T。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哪些知识点?

未作答
2、

分析该题的错因并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未作答
3、

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未作答
11
[简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

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会有困难,如爆炸类物体、碰撞等,这类运动有什么特征?

学生:运动非常剧烈。

教师:不是指这个方面,我指的是它们运动的时间非常短,运动情况不明确。

学生:哦,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物理学家引入了动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一下,动量是怎么定义的?

学生: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教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体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起决定的.那么动量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吗?

学生:一致。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

未作答
2、

针对上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动量的概念。

未作答
12
[简答题]

案例: 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物体位于水平有界的匀强电场中,从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圆弧底端恰好脱离电场水平飞出。竖直下落距离h时,垂直击中倾角为30o的斜面,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解:在光滑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中,支持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

水平飞出电场后,物体只受重力,做平抛运动,有

垂直击中倾角为30o的斜面:

解得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此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未作答
2、

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未作答
3、

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未作答
13
[简答题]

案例: 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学生的解答。 习题: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8,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速度w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外力的功率。 解:(1)导体棒AB上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B端流向A端.因此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C端流向D端。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的感应电流的大小是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未作答
2、

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未作答
3、

针对上述错误原因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解决该问题。

未作答
14
[简答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准备的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课的部分资料。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指出若按图9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

未作答
2、

指出若按图10所示电路进行实验,若发生上述(a)(b)的情况时,可能出现的现象。

未作答
3、

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发生上述(b)情况可能出现的现象。

未作答
15
[简答题]

案例: 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简述折射率的定义。

未作答
2、

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

未作答
3、

针对学生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3题)
简答题(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