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探猎阁,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登录
注册
退出登录
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
二级造价
土建中级职称
监理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消防安全
一级消防
安全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卫健康
执业药师
护士资格证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成人高考
职业资格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人力资源师
考公考编
公务员
课程中心
题库
师资
资讯
学习中心
学习工具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13641316320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第02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1部分
单选题: 29题
多选题: 1题
总题量: 30题
1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是
A.
科学性
B.
人民性
C.
实践性
D.
发展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A.
自觉能动性
B.
物质性
C.
客观性
D.
社会历史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中国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高度重视精神脱贫、教育脱贫,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能力与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人的能动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外部
C.
实践主体的能力既包括自然能力也包括精神能力
D.
矛盾的次要方面也能起到支配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说明
A.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深刻
B.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C.
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D.
认识来源于实践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2023年3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4月3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为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哲学上讲,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因为
A.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B.
实践是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
C.
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恩格斯在谈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时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这段话说明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认识对实践具有相对独立性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D.
,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天空繁星密布,而首先成为天文学研究对象的是与人们确定季节关系密切的星体;地球上的生物品种难以计数,而人们首先研究的还是与农业和畜牧业有关的为数不多的植物和动物。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认识是实践的归宿
B.
,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C.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D.
科学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一“禾下乘凉梦”。经过科研人员攻关, 如今,袁隆平先生的梦想成真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的15亩巨型稻获得成功,这种巨型稻高达2米,预计亩产达800公斤以上。巨型稻不仅有粗壮挺拔的稻秆,还耐淹涝、耐盐碱,而且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为水产、哺 乳类动物遮阴避凉提供最佳栖息场所。巨型稻所在的稻田还可以蓄水,通过“稻鱼共生”项目 帮农民增产增收。以上材料说明
A.
实践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B.
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C.
一切联系都具有“人化”的特点
D.
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近年来,为了向更多人更好地传播科学、艺术、文化等知识,很多地方把博物馆搬到了线上,借助技术手段,让知识可感、可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览者可以与展品“零距离”接触。线上博物馆的发展说明
A.
精神文化的生产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
B.
科学文化实践只能通过虚拟实践的方式实现
C.
实践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效果不断提升的过程
D.
认识关系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不久前,世界首条仿生鲸鲨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亮相。这条身长4.7米的庞然大物在水中灵活自如、以假乱真,不仅可以进行精彩的水下表演,还能搭载传感器进行水质监测和摄影摄像等。“见麻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观察并模仿自然行为,是人类创新的重要源泉。以上材料表明
A.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
B.
认识是实践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人与自然不可分割,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
D.
认识规律、改造规律的过程,就是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调査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调查 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是
A.
直接性
B.
间接性
C.
抽象性
D.
深刻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面对夕阳西下,有的人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的人则只能说一句 “哇,好美”。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这一事实所蕴含的哲理是
A.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B.
人们的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
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
D.
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B.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C.
感性认识来源于感性具体,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具体
D.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 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原创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是一个不断观察、 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归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之所以强调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是因为
A.
反映和创造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
B.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作用
C.
原有的真理经常会在新的实践中被推翻
D.
创新性思维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古诗词火了!”前不久,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178亿,同比增长168%,相关电商平台古诗词类书籍销量同比增长588%…一首首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诗词,借助互联网焕发新的生机,唤醒人们的诗心,为日常生活注入浪漫的诗意。有人说,小时候对古诗词中描绘的景象、情感还不能完全懂,但长大后随着经历增加,顿然觉悟。我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在古人的诗句中得以安放。以上材料说明
A.
语言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
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D.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古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测工具的更新,目前人们已经对地壳运动有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但仍无法完全掌握地震的规律,也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说明
A.
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B.
人们只能认识个别的、有限的东西
C.
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类无法充分认识客观世界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从“加速发展”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高质最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这种认识的变化说明
A.
感性认识的不断丰富自然会产生正确的理性认识
B.
社会规律具有难以预测的不稳定性
C.
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D.
人的认识总是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辩证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2022年4月23日,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表示祝贺。贺信中提到,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这段话说明
A.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终点
B.
语言文字是意识的来源
C.
知识可以来自间接经验
D.
已被前人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一句名言:“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失败的实验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是因为
A.
成功是普遍的,失败是个别的
B.
真理与谬误没有原则的界限
C.
成功与失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可以超越时代实践水平的限制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
A.
客观性
B.
相对性
C.
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同一个物理学规律可以用不同的数学公式或语言文字的形式加以表述,而这一规律本身不会随之改变。这说明
A.
真理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B.
,真理形式的多样性并不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C.
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
D.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真理精神表现为实践的精神。实践的观点、生活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是显著特征。真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人的本质
B.
真理与实践都是绝对的
C.
真理是抽象的,但实践是具体的
D.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
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
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
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对于真理,不能说“它对谁来说是真理”;对于价值,则必须说“它对谁来说有价值”。这是因为
A.
真理是抽象的,而价值是具体的
B.
真理是一种客观实在,而价值是一种认识性的判断
C.
真理是一元的,而价值是多元的
D.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而价值是不断发展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没有进入人们视野的客观事物不会与人构成价值关系,对人也不具有现实的价值。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更多的客体,掌握了它们的属性,从而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把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这说明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A.
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
B.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C.
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
D.
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单选题]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极其丰富,且排放无污染,如果能造一个“太阳”来发电,人类有望实现能源自由。2023年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可以通过可控核聚变制造"人造太阳",说明
A.
人们已经完全掌握了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
B.
人们可以通过认识活动改变物质的存在方式
C.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D.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单选题]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
A.
选择的随意性
B.
活动的主动性
C.
摆脱必然性
D.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单选题]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性概念,它是指社会活动的
A.
两条不同的道路
B.
两个不同的模式
C.
两种不同的选择
D.
两种不同的状态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一种活动能否被称为实践活动,关键看它是否
A.
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
B.
以客观世界作为客体
C.
改变了除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
D.
具有目的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
(共2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多选题
(共1题)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