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2部分
多选题: 29总题量: 29
1
[多选题]
面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峻情况,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A.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B.
自然地理环境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
C.
自然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D.
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多选题]
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酷热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在于
A.
不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最
B.
没有看到自然地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C.
不懂得自然地理环境同社会生活是两种不同质的事物
D.
只把人和社会看作在自然界面前消极适应的被动者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多选题]
创作生产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伴随中国社会发展向前,在深入开掘现实、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更要勇于突破,锐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古文诗句指明文艺创作的方向,例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等。这些诗句蕴含的哲理有
A.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B.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D.
社会意识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多选题]
近来,“元宇宙”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 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元宇宙”的出现和发展说明
A.
社会意识不再依赖于社会存在
B.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虚拟实践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
D.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多选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是最高的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C.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D.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多选题]
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 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 2021年又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长期看, 这将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国家如此重视人口问题是因为
A.
人口因素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C.
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D.
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多选题]
抗菌药物是一类能够有效对抗细菌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药物,它的发现曾经挽救了无数生命,抗菌治疗也已成为临床上最常使用的疗法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对这类药物的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每年至少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疾病。随着关键药物疗效降低,耐药性问题在经济和健康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如果各国不采取措施,人类将面临“失控的耐药性问题”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以上材料说明
A.
事物的本质存在某些无法表现为现象的部分
B.
量变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C.
人类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有待深化和扩展
D.
人与自然的矛盾只能通过科学文化实践来解决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多选题]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说明
A.
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B.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C.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D.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多选题]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
A.
具有客观现实性
B.
具有社会历史性
C.
表示人和社会的关系
D.
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多选题]
近年来,受各种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挽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2021年1月1日,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10年的全面禁捕。11.1万艘渔 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开始了“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A.
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B.
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C.
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对生态的破坏
D.
人们已经完全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多选题]
经济基础
A.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
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
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D.
其性质由国家性质决定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多选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宗教、哲学
B.
语言
C.
道德、艺术
D.
法庭、监狱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多选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A.
政治法律思想
B.
道德
C.
艺术
D.
政党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多选题]
恩格斯说,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国家是
A.
一个历史范畴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社会存在的核心
D.
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多选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从哲学上讲,民法典的制定体现的原理是
A.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B.
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先进性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D.
上层建筑只要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多选题]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在于,促进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社会关系的进步
C.
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D.
人的全面发展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今天,人类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和广泛,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和紧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观察、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列选项内容正确的有
A.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B.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C.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D.
没有矛盾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方向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人的发展程度构成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唯物史观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把人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概括为
A.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B.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C.
自由个性的阶段
D.
民主个性的阶段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社会形态是
A.
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在欧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封建社会代之而兴起。在其影响下,欧洲一些原始部落跨过奴隶制阶段,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这说明
A.
社会形态更替具有随机性
B.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C.
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社会跨越具有导向作用
D.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思想理念,成为推动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只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拿出智慧、勇气和担当,才能作出正确选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是因为
A.
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B.
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C.
正确认识历史发展方向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D.
历史规律不以任何个人、阶级的意志为转移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说,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因为
A.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
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C.
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
D.
人在社会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
新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
C.
社会发展的客观总趋势是可以改变的
D.
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人类历史中的文明,不论是古代文明,还是近现代文明,都在不同民族那里有不同的表现。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每一种文明都
A.
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
B.
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
C.
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沃土和绿洲
D.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说,“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C.
人的本质是自由
D.
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多选题]
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只有把人看作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现实的人是指
A.
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
B.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C.
具有能动性的人
D.
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唯物史观认为
A.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B.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C.
历史是无数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
D.
历史的创造者既包括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包括阻碍历史前进的力最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近年来,一些打着“还原历史” “寻找真相”等幌子肆意歪曲、否定历史的现象在网络上屡有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 固本培元。”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
B.
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
C.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D.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是如何改变历史发展基本方向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201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 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 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B.
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 意愿
C.
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D.
每一个人无论作用大小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