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单选题: 8多选题: 20总题量: 28
1
[单选题]
从空想社会主义诞生到《共产党宣言》问世,其间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330多年的发展历程。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
A.
《太阳城》
B.
《乌托邦》
C.
《自然法典》
D.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从莫尔1516年发表《乌托邦》到现在,社会主义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
A.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C.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的是
A.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
20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
1848年欧洲革命
B.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成立
C.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
D.
1889年第二国际的诞生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应当得出的结论是
A.
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B.
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C.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D.
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
A.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B.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发展商品经济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在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及社会主义现实的启示所概括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B.
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逐步进入共产主义
D.
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是
A.
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
B.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C.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D.
革命传统不同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多选题]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
A.
唯物史观
B.
剩余价值学说
C.
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D.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多选题]
1516年《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但它对未来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
A.
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
B.
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
C.
城乡之间没有对立
D.
实现按劳分配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多选题]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
A.
在理论上致力于对社会制度的分析
B.
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切中要害的见解
C.
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D.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创立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多选题]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在于
A.
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B.
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C.
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D.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多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巴黎公社革命
A.
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
B.
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D.
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多选题]
1848年欧洲革命后,资本主义在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到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重新活跃起来,并表现出加强国际联系的愿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
A.
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
C.
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D.
发动并领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多选题]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采取的用以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措施是
A.
取消征兵制和常备军,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作为唯一的武装力量
B.
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巴黎公社
C.
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
D.
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多选题]
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内容是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实行粮食税制
C.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D.
实行租让制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100多年前的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
A.
国家从战争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策无法调动生产者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
B.
当时苏维埃俄国的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C.
如不改变政策,执政党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
D.
需要为实行农业集体化摸索经验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A.
用余粮收集制取代粮食税制
B.
允许私人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C.
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
D.
采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
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在广大农村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
B.
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C.
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
标志着苏联模式开始形成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包括
A.
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是
A.
能够正视国情,面对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拘泥于书本上已有的结论,而是“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B.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C.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D.
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运动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入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A.
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
B.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
C.
规定了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己国家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革命方法
D.
在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得到了证实、丰富和发展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政党
A.
是工人阶级全体成员的组织
B.
是各国工人运动中最坚决、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力量
C.
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
D.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
A.
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
B.
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C.
严格遵循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的解决特殊问题的具体方案,在实践中准确无误地贯彻这些方案
D.
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列宁的这段话说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长期性。其原因主要有
A.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C.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
改良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多选题]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
A.
各国人口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B.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C.
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D.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本国人民,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
A.
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B.
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C.
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寻找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纵观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个突出特点,即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开拓前进、不断发展的。深刻认识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
A.
从理论上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B.
在当今时代正确看待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
C.
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深远意义
D.
以开拓奋进的精神寻找适合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