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单选题: 18多选题: 12总题量: 30
1
[单选题]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但是,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阶级矛盾也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以下根源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甲午战争
C.
鸦片战争
D.
辛亥革命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清朝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A.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工人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孙中山在谈到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曾经说过,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藉,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不容抹杀的基本的历史事实,即义和团运动
A.
扭转了中国在对抗帝国主义侵略中的被动局面
B.
阻止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C.
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D.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不断入侵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始终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B.
晚清政府的军事抵抗
C.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
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无数的志士仁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
A.
发展民族工商业
B.
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C.
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D.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中国被迫把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瑗珲条约》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的抗击洋枪队斗争
C.
台湾高山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D.
义和团的抗击八国联军斗争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1876年3月,受命率兵展开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的是
A.
左宗棠
B.
张之洞
C.
冯子材
D.
刘铭传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经济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军事力量的薄弱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A.
魏源
B.
林则徐
C.
龚自珍
D.
洪仁玕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主张
A.
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
B.
向西方学习
C.
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以下属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提出的口号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睁眼看世界”
C.
“振兴中华”
D.
“自强”“求富”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早在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就提出
A.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B.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C.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D.
“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磨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的是
A.
孙中山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因为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A.
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进到理性的阶段
D.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是
A.
两大历史任务的内容一样
B.
两大历史任务的实现方式一样
C.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创造必要的前提
D.
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各侵略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其中主要有
A.
中法《黄埔条约》
B.
中英《虎门条约》
C.
中美《望厦条约》
D.
中英《南京条约》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A.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1876年3月,左宗棠受命率兵展开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收复了新疆。收复了新疆
A.
一举粉碎了分裂势力
B.
杜绝了外部势力对新疆的干预
C.
捍卫了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
D.
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边噩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A.
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从缅甸入侵云南
B.
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C.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D.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下列条约中涉及香港的有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多选题]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共同瓜分中国和对中国实行直接殖民统治的原因在于
A.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B.
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
C.
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D.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的主张,主要有
A.
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
B.
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C.
设立议院
D.
实行共和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A.
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
B.
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
C.
追求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思想
D.
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迫使清朝割让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以下属于甲午战争爆发后救亡图存言论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C.
振兴中华
D.
救亡图存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2020年11月12日下午,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习近平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的阻碍包括
A.
外国资本的压迫
B.
官僚资本的排挤
C.
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
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18题)
多选题(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