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探猎阁,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登录
注册
退出登录
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
二级造价
土建中级职称
监理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消防安全
一级消防
安全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卫健康
执业药师
护士资格证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成人高考
职业资格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人力资源师
考公考编
公务员
课程中心
题库
师资
资讯
学习中心
学习工具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13641316320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第06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第2部分
单选题: 4题
多选题: 26题
总题量: 30题
1
[单选题]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一系列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及文化教育权利等。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
A.
表达权利
B.
人身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教育权利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一系列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及文化教育权利等。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
A.
健康权
B.
人格尊严
C.
人身自由
D.
言论自由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一系列权利。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是
A.
生命权
B.
健康权
C.
人身自由权
D.
人格尊严权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这句话强调的是
A.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B.
要用实际行动保障法律实施
C.
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
D.
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露、敢于抵制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多选题]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也就是说,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
A.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B.
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C.
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D.
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多选题]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里所说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指
A.
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B.
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D.
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多选题]
在法律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有着与以往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A.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B.
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D.
具有比发达国家法律体系更高的成熟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多选题]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其中,把法律规范转化为法律实践,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运行环节中的
A.
法律制定
B.
法律执行
C.
法律适用
D.
法律遵守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多选题]
我国正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就是在对企业进行监管检查时,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
合法性
B.
合理性
C.
规范性
D.
效率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多选题]
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的含义是
A.
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B.
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C.
守法只是履行义务
D.
守法只是行使权利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多选题]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指
A.
国家检察机关
B.
国家审判机关
C.
海关
D.
公安机关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多选题]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
A.
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B.
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C.
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D.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多选题]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A.
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B.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
C.
壁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
D.
引领着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多选题]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十一个坚持”。这“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战略地位、工作布局、主要任务、重大关系、基础保障等。其中,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方向的是
A.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B.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多选题]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
A.
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B.
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D.
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多选题]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走错路,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
A.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B.
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C.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D.
历史的必然结论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主体地位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党
A.
领导立法
B.
保证执法
C.
支持司法
D.
带头守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
A.
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B.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C.
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D.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2020年7月底,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1号法制日报社大楼外墙上,工人师傅们将“法制日报”四个金色大字中的“制”字更换为“治”字。8月1日,创刊40年的《法制日报》更名为《法治日报》。从“制”到“治”,一字之变,体现了对全面依法治国认识的深化,也折射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性进步。“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体现在
A.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B.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
C.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D.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作用和实现途径。以下选项内容正确的有
A.
德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B.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
C.
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
D.
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治是
A.
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B.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C.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D.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要
A.
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B.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C.
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
D.
把法治和德治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
B.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C.
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D.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
A.
党要坚持依法执政
B.
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C.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多选题]
“100-1 =0”。“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这一“法治公式”,振聋发聩。公平正义
A.
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B.
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
C.
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D.
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勇于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深化了对我国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最根本的目的是
A.
维护人民利益
B.
反映人民意愿
C.
保障人民权益
D.
增进人民福祉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必须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是对我国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之一。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
A.
根本性
B.
全局性
C.
稳定性
D.
长期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必须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重大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
A.
总括性
B.
原则性
C.
纲领性
D.
方向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把宪法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宪法
A.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B.
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C.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D.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
(共4题)
1
2
3
4
多选题
(共26题)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