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探猎阁,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登录
注册
退出登录
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
二级造价
土建中级职称
监理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消防安全
一级消防
安全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卫健康
执业药师
护士资格证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成人高考
职业资格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人力资源师
考公考编
公务员
课程中心
题库
师资
资讯
学习中心
学习工具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13641316320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第05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单选题: 28题
多选题: 28题
总题量: 56题
1
[单选题]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集聚地逐渐形成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另一种方式是
A.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B.
利用暴力形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C.
实现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
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要实现商品的顺利交换,其前提在于必须存在社会分工,另一方面还需要
A.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C.
商品的社会属性在于价值
D.
商品价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资本家总是非常关心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效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检测商品是否合格、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资本家关心商品使用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
A.
资本家觉悟高,能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
B.
迫于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法令的要求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着资本循环能否正常进行
D.
商品性能越好,使用价值越高,所含价值量就越高,从而一定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土地、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借助于生产者的
A.
具体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
B.
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
抽象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
D.
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投入某种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
A.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在商品经济时代,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B.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C.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最基本的矛盾,这对矛盾是否能够顺利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
A.
商品的生产
B.
商品的分配
C.
商品的消费
D.
商品交换的实现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数字人民币,又称 e-CNY, 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就是数字化的人民币,其同样是由国家信用进行背书的,具有强制性和法偿性,可以作为一般支付工具使用的法定货币。其中,数字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
贮藏手段
B.
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
D.
世界货币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不存在等价物的价值形式是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
A.
足值的货币
B.
现实中的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纸币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其实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是
A.
私人劳动是否可以转化为社会劳动
B.
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
C.
价值是否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D.
抽象劳动是否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简单商品经济有四对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货币所有者只有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这是因为
A.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大于其他一般商品
B.
劳动力商品既具有价值属性又具有使用价值属性
C.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D.
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使用过程中
A.
能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
B.
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C.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
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资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6世纪以前并不存在资本,正是在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雇佣关系以后,货币才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本质是
A.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过程
C.
处在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之中
D.
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下列既属于可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A.
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
B.
用于购买原料和燃料的部分
C.
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部分
D.
用于出售商品实现价值的部分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某企业新投资了一家工厂,花费100万元购买土地和厂房之后,又花费了100万元购买机器、原材料。经过分析,该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为4 :l。在经过一轮的生产之后,企业资本金上涨到400万元。该工厂的剩余价值率为
A.
0.5
B.
1
C.
2
D.
3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原来一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将剩余价值率提高到200%,且不提高劳动强度的话,则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将变为
A.
10小时
B.
12小时
C.
14小时
D.
16小时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绝对规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通常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
A.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B.
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C.
都伴随着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
D.
都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个别资本家追逐的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
A.
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工作时间实现的
B.
提高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C.
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D.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实现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商品生产者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A.
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低于最高个别劳动时间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马克思对资本家的全部垫付资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划分。其中根据资本在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不同职能,将其划分为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D.
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这是因为工资
A.
是劳动者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
C.
是劳动力的价格
D.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下列关于剩余价值和利润的不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A.
剩余价值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而利润不是
B.
利润被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而剩余价值不是
C.
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是相等的
D.
剩余价值和利润归根结底都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雇佣工人
A.
创造新产品使用价值的时间
B.
转移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C.
补偿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时间
D.
再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单选题]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在流通过程内运动。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其中,发挥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的职能形式是
A.
货币资本
B.
生产资本
C.
商品资本
D.
流动资本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一段时间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一定数量的工资。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事实上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此,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
劳动和劳动力
B.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总是周期性地重演。19世纪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20世纪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只是危机与危机之间的影响力和范围各有不同。当前,欧美国家的金融问题尤其明显,美元有美债危机,欧元有欧债危机。国际清算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警告称,危险的新资产泡沫正在形成,这可能导致另一场金融危机爆发。世界银行警告,现在是时候为下一场危机做准备了。关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由其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D.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最根本的解决形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具体劳动是指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B.
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D.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多选题]
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A.
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
C.
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
D.
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多选题]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生产的产品之所以在市场中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
A.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B.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生产的产品都具有价值
D.
复杂劳动决定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更高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多选题]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该劳动者所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提高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该劳动者所生产商品的总价值量提高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多选题]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具有五种基本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下列关于这两种职能说法正确的有
A.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B.
纸币也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C.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D.
纸币也可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多选题]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第一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
A.
价格围绕着价值自发波动
B.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D.
价值规律可能造成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多选题]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A.
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B.
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C.
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D.
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多选题]
15世纪末,由于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一任务只能靠资本主义大生产来实现,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资本原始积累主要的途径有
A.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B.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C.
从事贱买贵卖获取暴利
D.
贩卖人口获取原始资本
收藏
纠错
解析
38
[多选题]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
劳动者可以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B.
劳动者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获取必需的物质条件
C.
劳动者必须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D.
劳动者必须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收藏
纠错
解析
39
[多选题]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产品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在于
A.
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B.
工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创造价值
C.
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D.
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收藏
纠错
解析
40
[多选题]
马克思根据资本家垫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把垫付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B.
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C.
明确了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
D.
明确了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41
[多选题]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棉花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收藏
纠错
解析
42
[多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长度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二者的区别在于
A.
是否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B.
是否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C.
是否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D.
是否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收藏
纠错
解析
43
[多选题]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下列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A.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超额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超额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44
[多选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将会导致
A.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降低
B.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
平均利润率提高
D.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收藏
纠错
解析
45
[多选题]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下列关于资本积累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就是剩余价值
B.
资本积累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C.
资本积累的扩大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进而产生失业问题
D.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的自我否定因素
收藏
纠错
解析
46
[多选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下列关于扩大再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B.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最终导致了货币转化为资本
D.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47
[多选题]
资本循环经过了三个阶段,执行了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殖,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下列关于资本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货币资本职能处在生产阶段
B.
商品资本职能是为了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C.
生产资本职能表面上生产商品实际上是在生产剩余价值
D.
产业资本循环要求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收藏
纠错
解析
48
[多选题]
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要求是
A.
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B.
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C.
资本在空间上并存且在时间上继起
D.
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必须得到实物的替换
收藏
纠错
解析
49
[多选题]
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要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这是因为
A.
劳动力是劳动的能力,它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商品
B.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
C.
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其差额是剩余价值
D.
资本主义的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偿劳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50
[多选题]
霍尔巴赫说:“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随着社会发展,各行业的不同利润率会逐渐平均,最终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这个过程叫作利润的平均化。利润平均化规律反映了
A.
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利益一致
B.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
C.
资本家之间在加强对工人剥削上有共同利益
D.
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存在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51
[多选题]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就是
A.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D.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52
[多选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关于商品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前提
B.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主要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
D.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收藏
纠错
解析
53
[多选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这表明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的根源
B.
政府干预经济只能缓解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并且两极分化现象仍然存在
D.
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54
[多选题]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
法律制度
B.
政权组织形式
C.
选举制度
D.
政党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55
[多选题]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下列说法能够体现这种局限性的有
A.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B.
资本主义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C.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权利
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56
[多选题]
列宁指出,“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所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
B.
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C.
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D.
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的自我否定因素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
(共2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多选题
(共28题)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