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探猎阁,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登录
注册
退出登录
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
二级造价
土建中级职称
监理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消防安全
一级消防
安全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卫健康
执业药师
护士资格证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成人高考
职业资格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人力资源师
考公考编
公务员
课程中心
题库
师资
资讯
学习中心
学习工具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13641316320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第05章 邓小平理论
单选题: 26题
多选题: 17题
总题量: 43题
1
[单选题]
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据此分析,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核心问题是
A.
南北问题
B.
维护世界和平问题
C.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问题
D.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中,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轮廓形成的标志是
A.
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系统概括
B.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重新确立
C.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
D.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邓小平曾说过:“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我们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指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两个文明一起抓”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在当代中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A.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D.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邓小平强调:“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这段论述表明
A.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
B.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D.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邓小平曾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A.
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B.
坚持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C.
坚持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
D.
坚持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渗透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并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是
A.
求真务实
B.
解放思想
C.
与时俱进
D.
实事求是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 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以上论述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
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A.
消除两极分化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
D.
实现共同富裕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
A.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
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如果把产权性质改变的改革才认为是真正的改革,那么这种改革就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更不是改革。”这表明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C.
对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也是中国的最高利益的是
A.
发展
B.
改革
C.
稳定
D.
开放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
A.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B.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为社会主义服务
D.
具有公有制的性质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
A.
国家和集体对全部企业的所有权
B.
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C.
公司法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D.
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具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的是
A.
所有制
B.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C.
具体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
混合所有制经济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邓小平指出:“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事实上,“没有 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但自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特色具体表现在
A.
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就消灭了剥削阶级
B.
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并存的多党制
C.
从概念表述上看,更全面和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方面
D.
从历史使命上看,要发展生产力,也要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要保持香港五十年繁荣和稳定,五十年以后也繁荣和稳定,就要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这段论述表明,“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核心、政治前提与根本保证是
A.
两种制度并存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享有高度自治
D.
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这两条根本原则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集中体现在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不同
B.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发展目的不同
C.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力不同
D.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财富所占比重不同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邓小平指出:“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邓小平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
A.
香港是中央管理下的特别行政区,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
B.
香港必须驻军,而且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别行政区行政事务
C.
“一国两制”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可以搞一点特殊
D.
必须确保香港的稳定和繁荣,这是回归的前提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B.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
C.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的“革命”是指
A.
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B.
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C.
把新民主主义国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D.
把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共产主义国家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B.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处理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
D.
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实际上指的是
A.
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B.
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
C.
生产关系的具体范畴
D.
分配方式的主要类型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证明,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形式是
A.
资源完全自由配置
B.
资源计划配置
C.
政府配置资源
D.
市场配置资源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站在历史抉择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为中国这艘巨轮把稳航向。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在党的旗帜上,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B.
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
C.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这里的“不够格”主要是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和不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B.
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C.
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因为它
A.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
明确了公有制的范围越大、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D.
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目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思想包含的内容有
A.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B.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C.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D.
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因为
A.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B.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C.
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D.
要实现共同富裕,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多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改革的同时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扩大开放,这是因为
A.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B.
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全球经济的开放大势
C.
要想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必须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
D.
对外开放是融入世界、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权宜之计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多选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这表明
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B.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D.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制度属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多选题]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所有制结构方面
B.
分配制度方面
C.
宏观调控方面
D.
资源配置方式方面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多选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的。”我们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有
A.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存在排他性占有
B.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C.
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D.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参与收入分配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多选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因此,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D.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多选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的意义在于
A.
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
C.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D.
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修改,不仅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之所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性,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
A.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B.
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C.
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D.
是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38
[多选题]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因此,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
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C.
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D.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收藏
纠错
解析
39
[多选题]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特别指出,要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
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B.
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存
C.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收藏
纠错
解析
40
[多选题]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
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
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D.
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41
[多选题]
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
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藏
纠错
解析
42
[多选题]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包括
A.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
C.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D.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收藏
纠错
解析
43
[多选题]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集中起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聚的不足,缓解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这一观点表明
A.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B.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C.
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
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确的公有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
(共2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多选题
(共17题)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