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单选题: 16多选题: 9总题量: 25
1
[单选题]
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延续其反动统治
B.
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
C.
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
救亡图存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中国同盟会的元老张继曾经这样评述:“孙中山是革命的倡导者,黄兴是革命的实行者,程家桂是革命的组织者。”这是因为早在1894年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孙中山就喊出了被誉为时代最强音的口号,即
A.
“君民共主”
B.
“民主共和”
C.
“适者生存”
D.
“振兴中华”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国人对待自己革命的态度,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人们对孙中山倡导革命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增强
B.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革未成功
D.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1904年,孙中山发表了《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表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是
A.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B.
平均地权,进行社会革命
C.
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
D.
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许多先驱者早年也曾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兴中会
B.
保国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所采用的方法是
A.
核定全国土地,按照“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平分给农民
B.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保留资产阶级的土地
C.
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
D.
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
B.
引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
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
D.
设置总理衙门专办外交事务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武昌起义
A.
成为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
使得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C.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
使得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不仅同改良主义思想进行了正面交锋,更是派遣会员回到国内,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其中掀起辛亥革命高潮的起义是
A.
萍浏醴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南昌起义
D.
武昌起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孙中山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的武装反袁斗争是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护法运动
D.
广州起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散”。这句话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
旧官僚、立宪派不支持革命
B.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最终失败了。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
A.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C.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付出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B.
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
C.
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D.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否定封建文化
C.
救亡图存
D.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接连失败说明
A.
中国缺乏民主革命的条件
B.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断退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勒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并争取独立自主。但这并不能给中国人民的民族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因为这一主义
A.
实际上推行的是君主立宪和开明专制
B.
放走了中国人民的首要的、最大的敌人
C.
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
D.
具有相当程度的软弱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辛亥革命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
A.
干部条件
B.
理论基础
C.
阶级基础
D.
革命方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有
A.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巩固边防
B.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C.
清末“新政”的破产
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其进步性表现在
A.
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B.
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C.
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
制定了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些措施有
A.
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
B.
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教育
C.
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
D.
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南京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体现在
A.
从政权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地位和主体地位
B.
从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C.
从革命彻底性看,没有旧官僚参与政权
D.
从对外关系看,对帝国主义的不旻协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1913年至1922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护法运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有
A.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B.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它的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讲,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有
A.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
不能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D.
被帝国主义与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联合绞杀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16题)
多选题(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