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探猎阁,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登录
注册
退出登录
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
二级造价
土建中级职称
监理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消防安全
一级消防
安全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卫健康
执业药师
护士资格证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成人高考
职业资格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人力资源师
考公考编
公务员
课程中心
题库
师资
资讯
学习中心
学习工具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13641316320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第07章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单选题: 8题
多选题: 11题
总题量: 19题
1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地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B.
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
C.
学生运动的高涨
D.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中国的民主党派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是因为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B.
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始终坚持“中间路线”
C.
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
D.
民主党派从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参加新政协并准备在新中国参政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1948 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锦州打响。辽沈战役历时 52天,100多万人民解放军共消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使中国的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点,改变了
A.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速战速决计划
B.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C.
长期以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格局
D.
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座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其他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清楚地表明
A.
中国人民已经夺取了战争胜利和全国解放
B.
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D.
党开始实行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
明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
提出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
C.
规定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
D.
规范党的工作作风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指出:“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凡在 这三件事上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革命就受挫折。”毛泽东所说的三件“主要武器”是指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
D.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也是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A.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B.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C.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文中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A.
民族资产阶级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
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多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的实质是
A.
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B.
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实现土地的公有制
D.
没收一切土地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多选题]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
A.
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B.
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
C.
最终实现了和平建国
D.
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多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人民解放战争的积极性,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和阶级政策,包括
A.
耕者有其田
B.
不侵犯中农土地
C.
不变动富农土地
D.
采用农村中的斗争方法对待城市工商业资本家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多选题]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陷入第二条战线的包围,原因包括
A.
专制独裁、贪污腐败
B.
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C.
物价飞涨、经济濒临崩溃
D.
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多选题]
在解放战争胜利推进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以下简称《五四指示》);1947年7月至9月,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五四指示》 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共同之处在于
A.
主要目的都是削弱封建剥削
B.
核心政策是实行“耕者有其田”
C.
改变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
保存了富农经济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多选题]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此次土改在中国历史上
A.
第一次采取了消灭封建剥削关系的政策
B.
使解放区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C.
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
D.
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多选题]
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是“他们从娘肚子带出来的老毛病”。正是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葬送了辛亥革命,它们的这些“老毛病”包括
A.
没有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
B.
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C.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D.
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多选题]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时期,中国主要存在着三种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但实际上中国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和人民共和国,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其原因在于
A.
从民族资产阶级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弱,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B.
从当时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C.
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一直阻挠
D.
从帝国主义之间关系来看,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复杂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1949年1月22日,应中共中央的号召,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于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同年春,毛泽东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这表明
A.
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一致
C.
民主党派的地位发生根本的变化
D.
民主党派将和共产党一道担任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可以说,完成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此次政协会议同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有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
A.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B.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C.
容纳多党派参加
D.
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构成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联盟的阶级是
A.
工人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
(共8题)
1
2
3
4
5
6
7
8
多选题
(共11题)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