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选题: 14多选题: 21总题量: 35
1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
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
消灭富农经济
C.
保存富农经济
D.
限制富农经济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C.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生的人民政权所有
D.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以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一年多的工作。毛泽东在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心任务是
A.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B.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C.
不要四面出击
D.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1952年6月,在“三反” “五反”运动即将结束、全国范围内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之际,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这说明
A.
民族资产阶级不再具有两面性
B.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已经结束
C.
民族资产阶级已经上升为最危险的敌人
D.
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成为必要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党和政府教育广大干部和党员必须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接管城市的考验和生活环境变化的考验。1951年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这一运动
A.
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B.
制定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
C.
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
D.
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群众性政治运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完整表述。在这个总路线中,主要任务是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C.
恢复国民经济
D.
实现国家工业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
互助组
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供销合作社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1953年春,中共中央制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法是
A.
公私合营
B.
和平赎买
C.
国家资本主义
D.
统购包销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在公私合营期间,合营企业
A.
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
B.
给予资方或原工商业者在经济利益上的照顾
C.
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
始终按照“四马分肥”政策进行利润分配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1956年4月,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毛泽东在1956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所阐述的“十大关系”都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
A.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
A.
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
B.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D.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
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
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
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
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其中,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
A.
“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多选题]
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大任务是
A.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B.
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C.
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D.
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在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有
A.
合作社经济
B.
国营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个体经济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1950年至1953年春,新解放区进行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进行得最好的一次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
A.
使农民获得了翻身解放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
C.
消灭了富农经济
D.
促进了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中,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
新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它们是
A.
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国际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矛盾
D.
国内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70多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A.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B.
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C.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D.
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A.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
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
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
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与下篇”两篇文章。1921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做“上篇”文章,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中国共产党又不失时机地做“下篇”文章,即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日程。中国共产党做“下篇”文章的历史条件包括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成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B.
私人工商业受到社会主义因素的制约
C.
个体农业需要发展互助合作增强生产能力
D.
中国得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A.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合作
B.
限制资本主义的剥削
C.
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的监督
D.
带有若干社会主义的性质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中共中央在1953年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有
A.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互助组
D.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这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有
A.
国家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B.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的办法
C.
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D.
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195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国内国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深刻总结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出
A.
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处理好第一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C.
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
要把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B.
按劳分配是主体,一定程度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C.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D.
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 的补充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次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来自几个方面的监督,具体包括
A.
党内的监督
B.
人民群众的监督
C.
海外人士的监督
D.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有
A.
民主的方法
B.
说服教育的方法
C.
“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
D.
专政的方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多选题]
1957年,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强调指出
A.
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多选题]
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
“两个务必”重要思想
B.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多选题]
采取整风的办法来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有
A.
反对官僚主义
B.
反对宗派主义
C.
反对主观主义
D.
反对经验主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多选题]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努力包括
A.
长期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B.
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