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小学五年级学生钱刚平时特别贪玩,人很聪明但却没有将心思用在学业上,还动辄与同学寻衅滋事,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最后。有一次钱刚瞒着父母逃学,在一家电子游戏厅玩了一整天。班主任得知此事后建议学校将钱刚开除,主要理由是钱刚这样的后进生很可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好的连锁反应。学校采纳了这位班主任的建议,一纸布告开除了钱刚。钱刚的父母认为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多次找学校领导要讨个说法,并向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
试分析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奇奇非常贪玩,经常完不成作业。一次,奇奇又没做数学作业,数学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数学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奇奇还没有补完作业,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了防止奇奇自己偷偷逃走,临走时数学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数学老师就把奇奇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奇奇一个人在教室里很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奇奇急得大哭起来,天很晚了,奇奇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数学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奇奇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
试分析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
某班黑板旁边贴着一张班规:值日卫生不整洁者,每人每次罚款1元;上课教师提问回答不出,每人每次罚款2元;上课迟到者,每人每次罚款3元;上课不专心听讲或交头接耳者,每人每次罚款4元;考试不及格者,每人每科罚款5元。罚款由生活委员统一收取、保管,由学习委员奖给每次考试前五名的学生。钟某是该班的学生,其父在外地工作。有一天,他的母亲突然生病,为了照顾母亲,他上学迟到了,成了第一位受罚者。第二天,他以买笔为由,向母亲要了3元钱,“主动”交给了班上的生活委员。这条班规制定实施仅1个月,就有13位同学受罚。对此,学生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而老师们则认为对违纪者实行经济制裁,会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这样的班规合法吗?学校是否有罚款权?
某小学学生薛某,因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老师们都不太喜欢他,尤其是语文老师。一天上语文讨论课时,老师要学生们自由发言进行讨论。薛某起身回答问题时,由于他的观点与老师的观点不一致,因此老师很不高兴,就用刻薄的语言训斥薛某,说他“笨得像猪”。薛某听了以后很不服气,就顶了老师一句,说:“你才像呢。”老师一气之下就把薛某赶出了教室,并说:“既然我像猪,以后你就不要再来上我的课了!”
请根据此材料分析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在检查语文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至极,要求何某抄写课文10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100遍作为处罚。 李老师的做法对吗?
请结合有关教育法规进行分析。
小丽是六年级学生。2003年暑假,其父为筹钱给家人治病,通过其姑妈介绍她到个体老板李某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家访,家长拒不说明小丽去向,有时还恶语相向。乡义务教育执法组的同志了解此情况后,先后三次上门做工作,均无效果。于是乡执法组将其父请到乡政府参加学习班,通过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她的父母明白了不送子女读书是违法行为,随后表示愿意改正错误,让小丽继续读书。
小丽父母的行为为什么违法?违反了什么法律?
个体老板李某的行为违法了吗?违反了什么法律?
某小学与学生签订了《学生权利保障公约》,规定:“教师未经学生许可,不得查阅学生的私人日记,不得拆看学生的私人信件,每一位教师不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公布学生的名字。”当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宣读公约后,学生们热烈鼓掌。 某地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小学教师否定“小学生有隐私权”,21%的中学教师反对“中学生有隐私权”。她们认为,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的责任。如果不熟知自己的学生,不掌握他们的秘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 未来管理班级,教师是否可以拆看学生的私人信件?
请运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