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九点多钟,常月聪的妈妈打来电话,情绪激动,甚至有些愤怒,向我讲述那晚活动时,常月聪被同学欺负,老师也没有管的经过……这一讲就一个小时左右,最后态度坚决地说:“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打算转学,费用不成问题。”在她讲的整个过程中,我除了听,几乎没有说什么。听完之后,我说:“家长,我非常理解你此时的心情,明天,我了解情况之后我们再交谈,好吗?”第二天,我了解情况之后,发现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孩子自己多疑,觉得同学们不喜欢她。根据这个情况,早会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今天的早会,主要是夸夸常月聪……”同学们夸完之后,我接着说:“我记得,三脚走跑,我班荣登冠军宝座,这与大家的努力息息相关,其中,常月聪……”同学们马上回答:“以摔断半颗牙为代价。”“我记得,常月聪的佳作常常被我们欣赏,其中《滇池之旅》……”同学们如数家珍:“被评为市一等奖……”“谁是她的朋友呢?”很多同学举起手……我对泪盈盈的常月聪说:“真羡慕你!有如此多的知音!而且,还有一个深爱你的母亲!” 早会后,我问常月聪爱自己的母亲吗?她点点头,我说你给母亲打个电话,别让母亲担忧,好吗?她点点头!中午,她的母亲打来电话,态度大变,我们谈得很投机,她说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庭院里练不成千里马……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贾老师任教于某市重点小学。他为人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老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领导和同事都把他视为怪人,渐渐疏远他,这致使贾老师的工作越来越差。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行为。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
请从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角度,分析本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