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后进生与学优生迥然不同,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表现得自卑、沉默或调皮捣蛋,令很多老师几乎对他们失去信心。但透过调皮的外表,我常常能看到他们内在的可爱。因此我也竭尽所能、全身心地去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 我们班有一个叫小梅的女生,学习成绩比较落后。有一次她父亲来学校给她交学费时,因喝醉了酒,在学校大喊大叫,而且当场把她带走,使她很难堪。她回校后很担心,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她。我却一个字也不提那天的事,鼓励她要好好学习,不要想得太多。她很感激我,脸上又有了笑容,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常常能通过日记等形式与我说心里话。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下,她学习更有劲头了。 有一个叫小纯的男生,他刚进班时非常调皮,爱睡懒觉,不爱清洁,学习成绩又差,同学们很不喜欢他。不过我发现这个孩子胆量大,上台说话镇定,很有气魄,还有幽默的一面。抓住这一点,我常表扬、鼓励他,同学们也慢慢地了解了他,发现了他的优点,在“班级之最”评比中他被评为“小品演得最好的人”。 同学们认为他虽然调皮,但点子多,大伙就推选他做了班会策划组的组长。得到了同学喜爱的他,积极为班级做事,对学习也抓得紧了,以前他不喜欢上我的英语课,现在是英语课最爱发言的人,不管是对是错,他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真诚地接受老师、同学的指导。 现在,在我的课堂与班级管理中,常常会看到学优生思维活跃,把自己独特的观点与大家分享;中等生也不甘示弱,不再沉默,大大方方地参与;后进生以他们为榜样,紧随其后,不再把自己置身于班级之外。大家就像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学习、生活,他们管自己的班叫作“同心班”,大家心连心,共同战胜困难,共同分享快乐和喜悦。这样一个班级,怎能不是一个爱与欢乐的殿堂呢!
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和缺陷是什么?该案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道: 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作“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
请你就丁老师的“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