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教育与社会发晨第1部分
单选题: 46简答题: 4总题量: 50
1
[单选题]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
学校的物质文化
B.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
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
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
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
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
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发展
D.
文化发展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
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
B.
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C.
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
D.
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A.
学校精神文化
B.
学校物质文化
C.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
学生亚文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A.
教育制度
B.
教育规模
C.
教育方法
D.
学校课程内容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上。
A.
教学思想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方法
D.
教学手段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
A.
特征
B.
表象
C.
核心
D.
内容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一个国家的人口()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A.
数量
B.
增长率
C.
质量
D.
分布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
生产力
B.
人才
C.
劳动力
D.
科学知识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
人口分布
B.
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
D.
生产力水平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所决定的。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经济制度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教育规律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体现了教育的()。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享用功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质,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是要有一定的教育与训练。”此说法说明教育具有()。
A.
经济功能
B.
文化功能
C.
生态功能
D.
政治功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德国通过洪堡教育改革,为德意志的统一和腾飞奠定了基础;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帮助美国最终跻身世界第一的强国;苏联通过教育改革,经济在20世纪50~70年代与美国分庭抗礼……这些事实都说明,教育对()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实力
D.
科技实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社会意识形态
D.
民族文化传统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社会成员中哪些人能够享受学校教育,受什么程度的教育,受教育机会怎样分,是由一定社会的()直接决定的。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文化水平
D.
教育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社会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受教育者状况
D.
生产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科技功能
D.
文化功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教育
B.
高新技术的应用
C.
科学理论的产生
D.
完善的社会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A.
选择
B.
传播
C.
传承
D.
创新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能够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
A.
传递和保存
B.
传播和交流
C.
选择和提升
D.
更新和创造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具有文化()。
A.
传递功能
B.
创造功能
C.
更新功能
D.
传播功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单选题]
()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A.
规范文化
B.
物质文化
C.
观念文化
D.
道德文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单选题]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种族与家庭。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掌握现代文化知识,建立独特的族群和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
经济功能
B.
文化功能
C.
人口功能
D.
政治功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单选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计划生育,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其中小学生数量减少约30%,因此小学大量并校。这说明()。
A.
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B.
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
C.
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
D.
人口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单选题]
古代社会,学校设置的课程门类大多为哲学、政治、道德等人文学科,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课程大幅度增加。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
A.
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B.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
C.
课程设置
D.
教育教学方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单选题]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
政治制度
B.
经济制度
C.
生产力的发展
D.
科学技术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单选题]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
A.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B.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
文化体系
D.
教育为文化本体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单选题]
决定受教育权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
C.
科学技术
D.
文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单选题]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观点反映了()。
A.
教育的政治功能
B.
教育的文化功能
C.
教育的人口功能
D.
教育的经济功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单选题]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生产力水平
B.
文化
C.
科学技术
D.
政治经济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单选题]
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科学技术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单选题]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表现出来的。
A.
培养人才
B.
参与政治活动
C.
传播文化与科学知识
D.
参与经济活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38
[单选题]
以下对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A.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B.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C.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性质
D.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
收藏
纠错
解析
39
[单选题]
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政治制度
C.
文化
D.
科技
收藏
纠错
解析
40
[单选题]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社会政治制度
C.
文化发展水平
D.
教育发展水平
收藏
纠错
解析
41
[单选题]
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
人口结构
B.
学科结构
C.
专业结构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收藏
纠错
解析
42
[单选题]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人口
收藏
纠错
解析
43
[单选题]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说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
A.
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
B.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D.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收藏
纠错
解析
44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是()。
A.
学风
B.
仪式
C.
学校人际关系
D.
班风
收藏
纠错
解析
45
[单选题]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
自学
B.
训练
C.
培训
D.
教育
收藏
纠错
解析
46
[单选题]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A.
科学课程
B.
活动课程
C.
隐性课程
D.
核心课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47
[简答题]

一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8
[简答题]

在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9
[简答题]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正比。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50
[简答题]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