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发展具有顺序性。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教育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任何人的发展都不能离开遗传素质。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成为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哪些促进作用?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简析“环境决定论”的理论缺陷。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下面是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论述: 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说法中的不尽科学之处。
分析上述材料,试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大的约有8岁,小的约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她们被人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几乎不具有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尽管专家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但是直到1925年他们死时,才学会了45个字,能说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的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材料: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试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有一儿童叫方仲永,自幼聪慧,尤其有作诗天赋。其父爱慕虚荣,只管在邻里间炫耀。 这样,不觉间方仲永长大成人,可遗憾的是,他的各方面才能却“泯然众人矣”。
用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材料进行分析。
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
试述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齐白石先生成才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关键性作用?这对你有何启示?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他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法官、军官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与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977位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一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的家属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据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