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单选题: 20简答题: 6总题量: 26
1
[单选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A.
检验
B.
论证
C.
验证
D.
说明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A.
明确问题
B.
模糊问题
C.
有结构问题
D.
无结构问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
问题结构
B.
问题线索
C.
问题内容
D.
问题空间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提出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是()。
A.
纽厄尔
B.
杜威
C.
格拉斯
D.
巴甫洛夫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
A.
集中思维
B.
负迁移
C.
功能固着
D.
前摄抑制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鲁班看到荷叶而发明雨伞,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A.
功能固着
B.
迁移
C.
定势
D.
原型启发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是()。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验证假设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
目的性
B.
认知性
C.
序列性
D.
间接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A.
推理式
B.
算法式
C.
演绎式
D.
启发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阶段。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验证假设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
漫无目的幻想
B.
走路
C.
联想
D.
发明创造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的()。
A.
发现问题阶段
B.
理解问题阶段
C.
提出假设阶段
D.
验证假设阶段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B.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
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
“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是()。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检验假设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
A.
首要环节
B.
关键阶段
C.
最终阶段
D.
形成环节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有利于人们解决问题的是()。
A.
相差较大的情境
B.
功能固着
C.
灵活的思维
D.
消沉的情绪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情绪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是()。
A.
促进作用
B.
阻碍作用
C.
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和消极情绪的阻碍作用
D.
不论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影响不大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当提到砖头时,人们通常会想到用来盖房子。这反映了心理学中的()现象。
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原型启发
D.
习惯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原型启发
B.
功能固着
C.
负向迁移
D.
定势影响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魏格纳在看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漂移”的观点,这种思维属于()。
A.
理论思维
B.
分析思维
C.
经验思维
D.
直觉思维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简答题]

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可称为问题解决。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2
[简答题]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而高智商者也会拥有高创造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3
[简答题]

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4
[简答题]

学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解决—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5
[简答题]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6
[简答题]

在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议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
简答题(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