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学习理论第2部分
单选题: 32简答题: 20总题量: 52
1
[单选题]
“杀一儆百”的教育观点符合()。
A.
从众
B.
强化原理
C.
认知失调
D.
观察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杯弓蛇影”是下列哪种现象?()。
A.
刺激泛化
B.
刺激分化
C.
刺激比较
D.
行为强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揭发,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便把自己的零食收起来。这个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为()。
A.
观察学习
B.
主动学习
C.
参与性学习
D.
模仿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华生
D.
巴甫洛夫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下大雨的时候,小李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到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李跑得很快。这是()。
A.
顿悟
B.
逃避条件作用
C.
条件反射
D.
回避条件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李明看到张红帮助老师擦黑板。但日后他自己不一定这样做,因为他未看到老师表扬张红。这属于观察学习的()过程。
A.
注意
B.
保持
C.
动作再现
D.
动机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学习子过程。
A.
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B.
注意、保持、生成、反思
C.
模仿、亲历、保持、动机
D.
模仿、生成、动机、反思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取得学业成功时,应将其成功归因于()。
A.
努力
B.
能力
C.
运气
D.
方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
刺激分化
B.
刺激比较
C.
刺激泛化
D.
行为强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杯弓蛇影”反应的是()现象。
A.
刺激泛化
B.
刺激分化
C.
刺激比较
D.
行为强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出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A.
泛化
B.
消退
C.
获得
D.
分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A.
情境学习
B.
接受学习
C.
潜伏学习
D.
机械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
操作性行为
B.
辨别学习
C.
潜伏学习
D.
获得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苛勒
D.
加涅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同概念—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下述表述能体现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得寸进尺
C.
入乡随俗
D.
吃小亏得大便宜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国外有座收费的桥。当局规定,凡乘一人的车收税,乘两人以上的车可免收税,于是人们纷纷多人乘一辆车过桥。根据强化原理,这种行为最适当的解释是()。
A.
受负强化加强
B.
受正强化加强
C.
受收税的影响而加强
D.
人们怕罚款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有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提出“认知地图”这一概念的是()。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托尔曼
D.
桑代克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是下列哪一个理论()。
A.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死记硬背”属于()。
A.
意义识记
B.
机械识记
C.
无意识记
D.
重复识记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认为良好的教材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习迁移。这是()的观点。
A.
桑代克
B.
安德森
C.
贾德
D.
奥苏伯尔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A.
无条件刺激
B.
条件刺激
C.
中性刺激
D.
自然刺激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
获得
B.
消退
C.
泛化
D.
分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A.
分化
B.
泛化
C.
消退
D.
遗忘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某中学生小陈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塑造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愿意学习。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强化律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单选题]
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加涅
D.
桑代克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单选题]
为了打击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
A.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C.
社会学习理论
D.
期待惩罚理论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单选题]
小明亲眼目睹那些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A.
亲历学习
B.
观察学习
C.
迁移学习
D.
试误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单选题]
期末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会上,主任对这次“无监考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表扬。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单选题]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一项是()。
A.
动作表象
B.
图像表象
C.
符号表象
D.
情感表象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单选题]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探究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简答题]

正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出现的频率。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4
[简答题]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5
[简答题]

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认知说的三个定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6
[简答题]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刺激分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7
[简答题]

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8
[简答题]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对立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9
[简答题]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0
[简答题]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1
[简答题]

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2
[简答题]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3
[简答题]

简述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4
[简答题]

简述联结主义学习的主要观点。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5
[简答题]

简述布鲁纳的教学观。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6
[简答题]

阐述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7
[简答题]

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的基本规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8
[简答题]

简述对桑代克的试误说的评价。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49
[简答题]

简述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50
[简答题]

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51
[简答题]

材料: 有的人认为,接受学习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完全摒弃。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你认为上述说法正确吗?

未作答
2、

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

未作答
3、

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

未作答
52
[简答题]

一位专家到一所中学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

未作答
2、

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未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