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德育过程
单选题: 19简答题: 21总题量: 40
1
[单选题]
衡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
A.
B.
C.
D.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德育过程的()。
A.
关键
B.
基础
C.
内容
D.
途径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A.
自我评价能力
B.
自我调控能力
C.
自我教育能力
D.
自我学习能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与德育要求构成基本矛盾的是受教育者已有的()。
A.
能力水平
B.
知识水平
C.
品德水平
D.
年龄特征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
A.
知;情
B.
知;行
C.
意;行
D.
知:意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符合()规律。
A.
德育过程
B.
智育过程
C.
心理辅导
D.
美育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
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
知比行重要
C.
行比知重要
D.
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
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在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D.
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
A.
德育内容
B.
德育规律
C.
德育原则
D.
德育方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
教育者、受教育者
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
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品德发展所具有的()表明,德育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A.
随机性
B.
多开端性
C.
层次性
D.
多项选择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A.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
A.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C.
德育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
A.
示范性特点
B.
长期性特点
C.
主体性特点
D.
创造性特点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简答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1
[简答题]

德育过程的顺序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固定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2
[简答题]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不同于社交活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3
[简答题]

相对而言,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具有有利条件。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4
[简答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5
[简答题]

德育过程必须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开端。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6
[简答题]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7
[简答题]

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过程无关。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8
[简答题]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29
[简答题]

德育过程一定要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0
[简答题]

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1
[简答题]

德育目标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2
[简答题]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3
[简答题]

只要方法得当,德育过程可以一蹴而就,不会出现反复。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4
[简答题]

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的矛盾构成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5
[简答题]

简述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关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6
[简答题]

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37
[简答题]

材料: 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地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请结合材料中学生的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材料所体现的德育原理。

未作答
38
[简答题]

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乘车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正,但并无实际行动。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未作答
39
[简答题]

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张乐同学经常在下午放学后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搞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就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乐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乐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乐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是因为这学期我爸爸下班晚,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我。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未作答
2、

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未作答
40
[简答题]

许多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学生管理措施,比如学生全天不能走出校门,其生活、学习、活动等一律在校内进行,只能在某一特定时间(周六或周日)出校门活动或回家。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校外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干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提高升学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请用“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的规律来分析上述做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未作答
2、

如何发挥德育过程的教育合力?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