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采用灌注桩排桩支护结构,监理工程师在审查《灌注桩排桩支护方案》时发现: (1)灌注桩排桩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已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大于3倍桩径。 (2)灌注桩顶充分泛浆,高度控制在300~500mm;水下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两个强度等级配置。 (3)灌注桩外截水帷幕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截水帷幕与灌注桩排桩间的净距为250mm。
指出《灌注桩排桩支护方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某工程基坑支护采用灌注桩排桩支护。根据施工方案,灌注桩排桩采取依次连续成桩的施工顺序;灌注桩顶充分泛浆,高度不应小于250mm;水下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一个强度等级进行配制。截水帷幕与灌注桩排桩间的净距宜小于200mm;采用高压旋喷桩时,应先施工高压旋喷截水帷幕,再施工灌注桩。
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支护结构类型有哪些?
分别指出灌注桩排桩支护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某住宅楼工程,建筑面积14000㎡,建筑高度36.6m,地下一层,地上12层,基础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主体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施工单位在土钉墙支护结构施工前,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如下:土钉墙的坡比为1:0.1,土钉水平间距和竖向间距均为1.5m,土钉墙倾角为25°,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成孔直径为50mm,土钉钢筋直径为16mm,土钉孔注浆强度为15MPa,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60mm,设计强度等级为C20,配置钢筋网和通长的加强钢筋,均采用了HPB300级钢筋,钢筋网用直径8mm,间距200mm,加强钢筋用直径16mm,土钉与加强钢筋采用焊接连接。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时,发现土钉墙专项施工方案有多处不妥,要求修改。
指出土钉墙专项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土钉墙施工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某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土钉支护,基坑分层开挖后及时封闭临空面,并在24h内完成土钉安放和喷射混凝土面层。上一层土钉完成注浆24h后,开挖下层土方。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采用两次注浆工艺施工:第一次注浆为水泥砂浆,注浆量为钻孔体积的1.1倍,第一次注浆终凝后进行二次注浆;第二次压注纯水泥浆,注浆量为第一次注浆量的20%;注浆压力宜为0.4~0.6MPa。
指出土钉支护施工中的不妥,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监测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明确了达到变形预警值等情形时立即进行预警。监测方案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实施。
基坑监测管理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基坑应立即进行预警的情形还有哪些?
哪些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项论证?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某框架结构,基坑深度8.2m,地下水位较高,开挖深度范围内有一高层建筑,距基坑北边4m处地面以下3m埋设有一根燃气管道,地基含有大量碎石土。施工单位编制基坑支护方案时,考虑渗透系数较大,降水深度较深,拟采用多级轻型井点降水,并在四周设置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截水帷幕。基坑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方式。
降水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降水深度是多少?
截水帷幕还有哪些方式?
本工程的支护方式是否合理?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基础埋深14.5m,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于地表下9m。在基坑降水的施工方案中说明: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地下水位以下挖土的过程中,基坑降水至基坑坑底标高处,降水工作持续至基础垫层施工完毕。
指出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土方回填施工时发现:回填土料混有建筑垃圾;土料铺填厚度大于400mm;采用振动压实机压实2遍成活;每天将回填2~3层的环刀法取的土样统一送检测单位检测压实系数,对此出整改要求。
指出土方回填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4000m²地下2层,地上15层。基础底标高-8.4m,地下水位-2.6m现场地坪标高-0.8m。 基坑开挖前,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监测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 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天然地基验槽前,在基坑底局部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
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水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写出天然地基验槽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遇到哪些情况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