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总承包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工作量和施工方法等影响劳动效率因素,计划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为120天,预计总用工为5.76万个工日,每天安排2个班次,每个班次工作时间为7个小时。
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时,确定劳动效率通常应考虑哪些因素?计算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多少名劳动力?
项目部按照劳动力均衡使用、分析劳动需用总工日、确定人员数量和比例等劳动力计划编制要求,编制了劳动力需求计划。重点解决了因劳动力使用不均衡,给劳动力调配带来的困难,和避免出现过多、过大的需求高峰等诸多问题。
施工劳动力计划编制要求还有哪些?劳动力使用不均衡时,还会出现哪些方面的问题?
基于进度考虑,建设单位要求仍按原合同约定时间完成底板施工,为此施工单位采取调整劳动力等措施,在15天内完成2700吨钢筋制作(工效为4.5吨/人·工作日)。
计算背景资料中钢筋制作的劳动力投入量。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时,需要考虑哪些参数?
在施工单位编制的主要材料月度需用计划中,描述了每项材料的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等,监理工程师认为描述不完整,要求补充。施工单位编制了劳动力配置计划。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所需费用可列入安全文明施工费和管理费。主要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实行“三定”制度。
主要材料月度需用计划中,每项材料描述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力配置计划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三定”制度指的是什么?除了“三定”制度,项目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还有哪些?
某工程项目经理部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入队伍的指导意见》(住建部等12部委2020年12月印发)要求,在项目劳动用工管理中做了以下工作: (1)要求分包单位与招用的建筑工人签订劳务合同。 (2)总包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总责,要求分包单位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 (3)改善工人生活区居住环境,在集中生活区配套了食堂等必要生活机构设施,开展物业化管理。
指出项目劳动用工管理工作中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为改善工人生活区居住环境,在一定规模的集中生活区还应套的必要生活机构设施有哪些?(如食堂)
总承包单位将工程主体劳务分包给某劳务公司,双方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单位进场后,总承包单位要求劳务分包单位将劳务施工人员的身份证等资料的复印件上报备案。某月总承包单位将劳务分包款拨付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自行发放,其中木工班长代领木工工人工资后下落不明。
指出背景资料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经过信息收集、资格预审、实地考察等环节,施工总承包单位选定某劳务分包单位。总承包企业项目部以单项工程为单位,建立建筑劳务用工档案,按月归集资料,并以单项工程为单位,按月将企业自有建筑劳务的情况和使用的分包企业情况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劳务分包单位的资格预审包括哪些内容?
总承包企业项目部在劳动用工档案资料归集及报告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劳务用工档案需要按月归集的资料有哪些?
某新建住宅建筑,地下两层,地上9层,天然地基,基础为箱型基础,埋深3m,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填充墙。建设方通过招投标确定了总承包单位。 总包经建设单位同意,将部分的木工作业分包给了A劳务单位,并要求A单位必须与各劳务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应进行劳务工人实名制管理,进场施工前,A单位劳务员将进场施工人员花名册向施工单位备案,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经检查,认为资料不全。
劳务分包单位A与劳务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举5项)
劳务分包单位A的劳务员向施工单位备案时还应补充哪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