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3简答题: 1总题量: 4
1
[多选题]
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有( )。
A.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
B.
掺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等
C.
设置伸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D.
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
E.
选择在晚秋、初冬后施工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多选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龟裂的原因有( )。
A.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
B.
混凝土拌制时水胶比过大
C.
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
D.
混凝土路面切缝不及时
E.
混凝土表面过度振捣或抹平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多选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的修复方法有( )。
A.
镘刀压抹
B.
扩缝嵌填
C.
扩缝加筋
D.
浇筑专用修补剂
E.
抹面修补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4
[简答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二级公路的H合同段改扩建工程(K3+000~K24+000),项目区软土路基分布不均匀。原有的二级公路K3+000~K12+000、K18+000~K24+000路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K12+000~K18+000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线城镇化比较严重,过境交通与城市内交通混行,交通量增加引起通行问题,需将其改扩建成一级公路。老路加铺部分路面结构采用上面层: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cm);调平基层:16~36cm厚水泥稳定碎石。 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提出以下措施: 措施一:施工前对老路路面现况进行详细复核K12+000~K18+000段主要病害简述: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断板等。施工单位对出现断板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措施二:稀浆封层的施工: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达到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要求,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摊铺;施工气温不宜低于10℃;稀浆封层分两层摊铺时,第一层摊铺后紧跟着进行第二层摊铺;稀浆封层铺筑后,必须养护14天后方可开放交通。 措施三:旧沥青路面段采用现场热再生法重铺,其主要工艺包括:摊铺整形、加热、旧料再生、罩新面工艺。 竣工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5,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2。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AC-13C按照组成结构、矿料级配分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未作答
2、

背景资料措施一中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未作答
3、

指出并改正背景资料措施二中的错误之处。

未作答
4、

背景资料中旧沥青路面段现场热再生法重铺的施工流程?

未作答
5、

计算路面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
多选题(3题)
简答题(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