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问题调查处理程序中,制定纠正措施的紧前工作是()。
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承包了一个炼油装置及其中间储油罐区工程的技术改造项目施工任务,包括部分工艺设备的新建和旧设备拆除,工艺管道以及罐区配套管道的改造,中间罐区4台5000m³轻质油拱顶油罐的新建和2台3000m³旧油罐的改造等,工程合同价为8000万元。安装公司项目部分析本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进行了分解。确定:项目主管生产施工的副经理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总工程师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部分领导责任和技术责任。在安全员的配备上,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人,每个施工作业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巡查员1名,对本班组的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项目部组织了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并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同时,编制了高处作业、机械操作、起重吊装作业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在旧油罐的改造工程中,作业人员进入罐内作业前,采取自然通风方式对罐内进行了空气置换。当日下午作业人员进入罐内施工,作业中发生罐内残余气体爆燃,造成1名工人死亡、3名工人受伤的事故。事故发生后项目部采取了应急措施,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的当天晚上,施工项目部安全部门负责人向机电安装公司上报了事故,机电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认为已是晚上,打算次日上报,第二天上午由于有公司办公例会,于是在下午上班后报告了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项目部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有哪些不妥?安全员配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的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有哪些主要内容?指出项目部还应编制哪些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新建的5000m³轻质油拱顶油罐宜采用哪种组对施工方法?该方法的工艺过程是什么?操作要点有哪些?
分析背景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受限空间或密闭容器内作业,应有哪些安全措施?
本次事故属于什么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并说明依据。上报程序为什么不正确?
项目部对施工中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到试运行阶段,该工程共包括A、B两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A办理了中间交接,单位工程B完成了系统试验,大部分机械设备进行了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由建设单位组织,试运行操作人员刚经培训返回工厂,还未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为使工程尽快投产,建设单位认为联动试运行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可以进行联动试运行。建设单位决定在联动试运行中,对单位工程B未进行单机试运行的机械设备一并进行运行和考核,待联动试运行完成后,再补办单位工程B的中间交接手续,联动试运行开始后,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单位工程B一台整体安装的进料离心泵振动值超标,轴承密封处泄漏,一条合金钢管道焊缝多处泄漏,中断试运行后经检查确认,未查到该泵的开箱检查记录和有关安装施工记录,管道焊缝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抽检比例,存在焊缝漏检现象。根据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程度,认定为工程质量事故。 事件2:单位工程A中,一台换热设备封头法兰发生严重泄漏,经检测是法兰垫片损坏,需要隔断系统更换垫片,致使联动试运行中断3h。事后经检查分析,认定是操作工人误操作,致使系统工作压力超过了设计的规定限值。
建设单位把未办理中间交接的B单位工程直接进行联动试运行的行为是否正确?中间交接对建设单位有什么作用?
事件1中进料离心泵的质量问题是由于在安装施工中存在哪些错误引起的?
常见工程质量缺陷界定为质量问题的规定有哪些?事件2中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从操作工人出现误操作分析,试运行操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某厂安装工程已竣工,发生地下大口径输水干管跨越厂区干道处开裂溢水,淹没了幼儿园活动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形成事故。因工程处于保修期,素来企业信誉较好的安装施工单位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调阅竣工图发现与实际位置不符,有设计变更文件,文件中标明管底地基处理的素混凝土厚度,但实际厚度与设计要求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相比要薄得多,施工单位承诺赔偿修理。修理合格后,施工员告诉资料员,这事涉及幼儿园安全,将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结果等资料纳入安全和文明管理类归档。
发生溢水的管道为什么在两种资料上标注不一致?
隐蔽工程记录上述混凝土厚度失实,在资料管理上哪几个环节失控?
这起事故的调查处理资料能否纳入安全和文明类归档。
质量问题调查内容包括哪些?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