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部分
单选题: 50总题量: 50
1
[单选题]
1、由于空气分子的散射作用,一切远景都被透明的( )空气所笼罩。
A.
蓝色
B.
白色
C.
红色
D.
黄色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2、(  )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被营为"中国皇家园林之冠"。
A.
颐和园
B.
圆明园
C.
紫禁城
D.
承德避暑山庄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3、根据人的视距与周围环境高度的关系,二者的比值( ),空间的封闭感( )。
A.
越小;越弱
B.
越小;越强
C.
越大;越强
D.
越大;中等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4、"意在笔先",是指造园首先要认真考虑(  )。
A.
明旨
B.
相地
C.
构思
D.
布局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5、( )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是视线的控制焦点。
A.
主景
B.
配景
C.
次景
D.
附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6、"枯山水"属于(  )园林。
A.
中式
B.
法式
C.
日式
D.
英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7、( )不是园林中常用来突出主景的手法。
A.
曲径通幽法
B.
主体升高法
C.
中轴对称法
D.
构图重心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8、意大利具有自然山地条件,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盛行的意大利台地园,采用(  )布局。
A.
规则式
B.
自然式
C.
风景式
D.
山水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9、园路两边种植乔木构成的是( )。
A.
夹景
B.
框景
C.
漏景
D.
添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10、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与国会大厦之间的一条轴线,靠两旁的高大乔木为景框,即是为了求得全面(  ),便于透视到终端的纪念碑全貌。
A.
框景
B.
对景
C.
借景
D.
夹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11、“园林绿地应建在风景优美,有山水之胜的地方”“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说明园林设计前,( )是非常重要的。
A.
立意
B.
相地
C.
测绘
D.
构图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12、园林中观景点具有透景线的条件下所面对的景物之间形成(  )。
A.
框景
B.
对景
C.
借景
D.
障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13、"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构成,主要是借助(  )的处理手法来实现。
A.
对景
B.
借景
C.
框景
D.
障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14、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采用(  )手法可以达到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造景效果。
A.
借景
B.
对景
C.
障景
D.
夹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15、皇家园林颐和园将其西部玉泉山之塔纳入园中的造景手法称为(  )
A.
障景
B.
配景
C.
借景
D.
框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16、《园冶》中谓:"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这是描述的(  )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A.
借景
B.
对景
C.
框景
D.
障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17、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  )的应用。
A.
借景
B.
对景
C.
框景
D.
障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18、苏州拙政园,在进入腰门后,迎面布置假山,山上布满奇峰怪石藤萝荆棘,挡住视线和去路,但绕过假山,一湾池水、远香堂、南轩、香洲等景色呈现于眼前。这种造景手法称之为(  )。
A.
借景
B.
对景
C.
障景
D.
夹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19、步出故宫的宣武门,向前一望,景山公园的景山和景山五亭便迎在前方,这种造景手法称之为(  )。
A.
借景
B.
对景
C.
障景
D.
夹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20、为了突出优美景色,常将视线两侧的较贫乏的景观,利用树丛、数列、山石、建筑等加以隐蔽,形成了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的景物,这种左右两侧起隐蔽作用的前景称之为(  )。
A.
借景
B.
对景
C.
障景
D.
夹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21、下列不是园林中用来突出主景的常用手法的( )。
A.
非对称布局
B.
加大体量
C.
主景升高
D.
构图重心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22、在苏州拙政园的水池中,有两个起伏的岛屿,将水面分割成南北两个景区,北面景区呈现出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情调,南面景区则呈现俊俏山景,形成两种不同的风光,这种造园的手法称为(  )。
A.
障景
B.
隔景
C.
借景
D.
框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23、下列园林中使用主景突出布局手法的是( )。
A.
圆明园
B.
颐和园
C.
长沙世界之窗
D.
深圳世界之窗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24、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构作扇形,窗外翠竹数竿,像图画一样,这种造园手法称为(  )。
A.
障景
B.
漏景
C.
借景
D.
框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25、景就距离远近、空间层次而言,有前景、中景、背景之分。草坪边缘的花径往往用作( )。
A.
前景
B.
中景
C.
背景
D.
主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26、苏州怡园中的面壁亭和锄月轩,运用巨幅墙面镶贴镜面玻璃反射造像原理,用反射的方法而虚构成美丽的庭景,把镜前景物生动地反映在镜面上,增添情趣,这种手法称之为(  )。
A.
直接借景
B.
间接借景
C.
障景
D.
隔景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单选题]
27、长沙烈士公园的纪念塔运用了( )的方法突出主题。
A.
主体升高、动势向心、中轴线
B.
主体升高、空间构图的重心、中轴线
C.
动势向心、空间构图的重心、中轴线
D.
动势向心、空间构图的重心、主体升高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单选题]
28、下列不属于借景的是(  )。
A.
承德避暑山庄,磐锤峰
B.
颐和园,玉泉塔
C.
拙政园,北寺塔
D.
留园,明瑟楼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单选题]
29、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景点,强调的借景手法是(  )。
A.
借香
B.
借影
C.
借虚
D.
借声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单选题]
30、拙政园西部靠近围墙高处的宜两亭,是在高处东望拙政园,采用了(  )的借景手法。
A.
远借
B.
邻借
C.
仰借
D.
应时而借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单选题]
31、拙政园从绣绮亭和梧竹幽居一带西望北寺塔,采用了(  )的借景手法。
A.
远借
B.
邻借
C.
仰借
D.
应时而借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单选题]
32、下列哪个园林设计作品不属于规则式园林(  )。
A.
印度泰姬陵
B.
英国邱园
C.
故宫御花园
D.
法国凡尔赛宫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单选题]
33、中国皇家园林中,(  )为中轴对称式布置。
A.
承德避暑山庄
B.
颐和园
C.
圆明园
D.
故宫御花园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单选题]
34、下列园林中,属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为(  )。
A.
沃勒维贡特庄园
B.
凡尔赛宫苑
C.
英国邱园
D.
法尔奈斯庄园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单选题]
35、下列园林中,属于意大利台式园林的为(  )。
A.
沃勒维贡特庄园
B.
凡尔赛宫苑
C.
英国邱园
D.
法尔奈斯庄园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单选题]
36、下列园林中,不属于自然山水园的为(  )。
A.
拙政园
B.
承德避暑山庄
C.
颐和园
D.
凡尔赛宫苑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单选题]
37、下列哪个纪念性园林不采用中轴对称的布置方法(  )。
A.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B.
苏军烈士墓
C.
美国华盛顿纪念性园林
D.
英国肯尼迪纪念碑
收藏
纠错
解析
38
[单选题]
38、当观赏点为高视点时,可以纵览园内和园外景色,获得较宽幅度的整体景观感觉,拙政园中观赏点为高视点的为(  )。
A.
秀绮亭
B.
梧竹幽居
C.
荷风四面亭
D.
小沧浪
收藏
纠错
解析
39
[单选题]
39、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视距在(  )m以内,人眼可以看清主景中单体的建筑物。
A.
200
B.
400
C.
600
D.
1200
收藏
纠错
解析
40
[单选题]
40、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视距大于(  )m,则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外形。
A.
200
B.
400
C.
600
D.
1200
收藏
纠错
解析
41
[单选题]
41、根据人的视觉规律,为了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一般水平视角不得超过(  ),垂直视角不得超过(  )。
A.
30°,45°
B.
45°,30°
C.
30°,60°
D.
60°,30°
收藏
纠错
解析
42
[单选题]
42、下列哪个园林中没有"一池三山"的布局(  )。
A.
杭州西湖
B.
日本东三条殿寝殿
C.
西藏罗布林卡湖心宫
D.
网师园
收藏
纠错
解析
43
[单选题]
43、法国拉维莱特公园属于(  )景观作品。
A.
现代主义
B.
后现代主义
C.
解构主义
D.
生态主义
收藏
纠错
解析
44
[单选题]
44、艾德华·霍尔研究了相互交往中人际间的距离问题,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其中,社交距离范围为(  )。
A.
0-0.45m
B.
0.45-1.2m
C.
1.2-3.6m
D.
3.6-8m
收藏
纠错
解析
45
[单选题]
45、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把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人际距离做了类比,他认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建筑高度之比D/H>1时,产生(  )。
A.
远离感
B.
接近感
C.
匀称感
D.
影响很小
收藏
纠错
解析
46
[单选题]
46、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视觉感应会引起其他感觉,比如明度高的暖色,会让人感到距离(  )。
A.
增大
B.
缩小
C.
不变
D.
忽远忽近
收藏
纠错
解析
47
[单选题]
47、依据凯文·林奇提出的"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城市意象五要素,广州塔"小蛮腰"属于(  )。
A.
区域
B.
边界
C.
节点
D.
标志
收藏
纠错
解析
48
[单选题]
48、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  )是有方向性、连续的线性要素,它可以指引人们走向目标区域。
A.
区域
B.
节点
C.
边界
D.
道路
收藏
纠错
解析
49
[单选题]
49、黄金分割螺旋线在大自然中很常见,很值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采用,通过在正方形里画(  )圆弧,就可把黄金分割螺旋线绘出来。
A.
1/2
B.
1/3
C.
1/4
D.
1/5
收藏
纠错
解析
50
[单选题]
50、伊顿提出的"补色平衡理论",揭示了一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在景观设计中,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如绿色的互补色是(  )。
A.
B.
C.
D.
收藏
纠错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