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多选题: 50总题量: 50
1
[多选题]
1101、依据《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2021) 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家庭用燃气具和附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家庭用户应选用低压燃具
B.
燃气采暖热水炉宜设置在卫生间内
C.
家庭用户的燃具应设置熄火保护装置
D.
燃具连接软管不应穿越墙体、门窗、顶棚和地面,长度不应大于2.0m且不应有接头
E.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用气场所应设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并应在燃气引入管处设置紧急自动切断装置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多选题]
1102、依据《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的有关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暖通空调专业的工程制图有( )。
A.
竣工图
B.
建筑物的实测图
C.
提质阶段用的手绘图
D.
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E.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多选题]
1103、依据《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的有关规定,关于暖通空调专业的工程制图中线宽组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仅使用两种线宽时,线宽组宜为b 和0.25b
B.
仅使用两种线宽时,线宽 组宜为b 和0 . 5b
C.
使用三种线宽的线宽组宜为b 、0.5b 和0.25b
D.
使 用三种线宽的线宽组宜为b 、0.7b 和0 . 5b
E.
使用三种线宽的线宽组宜为b、 0.7b 和0.25b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多选题]
1104、依据《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图样画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张图幅绘有多层平面图时,宜按建筑层次由低至高,由下而上顺序排列
B.
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注:”、 “附注:”或“说明:”的形式在图纸下方
C.
各专业、各阶段的设计图应满足相应的设计深度要求,本设计图纸编号宜独立
D.
一张图幅内绘制平、剖面等多种图样时,宜按平面图、剖面图、安装详图,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
E.
工程设计中,宜依次表示图纸目录、选用图集(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图例、设备及主要材料表、总图、工艺图、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图、详图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多选题]
1105、依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的有关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诊断前,应提供的材料有( )。
A.
室内温湿度状况
B.
工程竣工图和技术文件
C.
本年度房备改造记录
D.
相关设备技术参数和近1~2年的运行记录
E.
燃气、油、电、水、蒸汽等能源消费账单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多选题]
1106、依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的有关规定,对于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根据气候区和外围护结构的类型,对下列哪些内容进行选择性节能诊断(  )
A.
传热系数
B.
竣工图
C.
热工缺陷及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D.
遮阳设施的综合遮阳系数
E.
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多选题]
1107、依据《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的有关规定,温度、湿度测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应在距地面(700~1800)mm范围内有代表性的位置,温度、湿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温度、湿度测点位置及数量还应符合(  )。
A.
当房间使用面积小于16m²时,应设测点1个
B.
当房间使用面积小于16m²时,应设测点2个
C.
当房间使用面积大于或等于16m²,且小于30m²时,应设测点2个
D.
当房间使用面积大于或等于16m²,且小于30m²时, 应设测点3个
E.
当房间使用面积大于或等于60m²,且小于100m²时,应设测点5个;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多选题]
1108、依据《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2017)的有关规定,建筑外墙宜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要求,建筑外墙宜采用下列隔热保温措施(  )。
A.
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B.
外表面宜采用深色饰面;
C.
宜采用外保温或自保温体系,不宜采用内保温体系;
D.
宜采用垂直绿化、遮阳、通风隔热等措施
E.
采用多孔材料保温外墙时,应进行冷凝验算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多选题]
1109、依据《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2017)的有关规定,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冷、热源机房应进行能量计量,能量计量应包括下列内容(  )。
A.
燃料的消耗量;
B.
制冷机、循环水泵及辅助加热设备的耗电量;
C.
集中供冷(热)系统的供冷(热)量;
D.
补水量;
E.
分户冷(热)量计量装置;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多选题]
1110、依据《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3-2017)的有关规定,按照建筑能耗特征及供暖空调使用时间长短,将公共建筑划分为甲、乙、丙三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栋建筑面积20000m²及以上,且有供暖空调需求的建筑,属甲类;
B.
单栋建筑面积5000m²及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属甲类;
C.
乙类公共建筑:除甲类和丙类之外的所有公共建筑;
D.
丙类公共建筑:单栋建筑面积300m²的建筑(不包括单栋建筑面积300m²但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m²时的建筑群)。
E.
丙类公共建筑:单栋建筑面积300m²的建筑(包括单栋建筑面积300m²但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m²时的建筑群)。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多选题]
1111、依据《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3-2017)的有关规定,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冷、热源机房应进行能量计量,能量计量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
燃料的消耗量
B.
制冷机、循环水泵及辅助加热设备的耗电量
C.
集中供冷(热)系统的供冷供热量
D.
补水量
E.
采光面上的日照时数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多选题]
1112、依据《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的有关规定,不同气候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用( )。
A.
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2%
B.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50%
C.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60%
D.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65%
E.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多选题]
1113、依据《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的有关规定,居住建筑的( )的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A.
卧室
B.
书房
C.
储藏室
D.
起居室
E.
卫生间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多选题]
1114、依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的有关规定,某夏热冬冷地区南区的7层住宅,按照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应进行“节能综合指标”计算和判定的是( )。
A.
南向窗墙面积比为0.50
B.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为0.35
C.
全部采用传热系数为3.20W/(m²·K)的外窗
D.
外墙的热惰性指标2.5,传热系数1.2W/(m²·K)
E.
屋顶的热惰性指标3.0,传热系数0.9W/(m²·K)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多选题]
1115、依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的有关规定,长沙市某住宅楼进行冬季供暖,适宜方案的是( )。
A.
燃气供暖炉供暖
B.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
C.
电驱动的热泵机组
D.
电锅炉直接供 暖
E.
热水驱动的吸收式冷热机组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多选题]
1116、依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 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中规定的4级;
B.
建筑物 1~6层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中规定的5级;
C.
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5级。
D.
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6级。
E.
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7级。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1117、依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的有关规定,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栋建筑每套住宅室内计算温度,冬季应全天为18℃,夏季应全天为26℃
B.
采暖计算期应为当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空调计算期应为当年6月15日至8月31日
C.
采暖和空调时,换气次数应为1.0次/h
D.
采暖、空调设备为家用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制冷时额定能效比应取2.3
E.
采暖时额定能效比应取2.9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1118、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进行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时,做法正确的是( )。
A.
沈阳某办公楼体形系数为0.3,外墙传热系数为0.4W/(m²·K)
B.
兰州某办公楼体形系数为0.5,进行权衡判断
C.
南京某写字楼体形系数为0.45,进行权衡判断
D.
长沙某宾馆窗墙面积比为0.8,进行权衡判断
E.
福州某写字楼窗墙面积比为0.8,进行权衡判断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1119、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的有关规定,关于空调水系统设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空调水系统不应采用开式系统
B.
内外分区的空调系统,宜采用四管制
C.
定压罐设置方便,因此应优先采用定压罐定压
D.
要求按季节进行供冷供热转换的空调水系统应采用两管制
E.
建筑内一些区域的空调系统需全年供冷、其他区域仅要求按季节进行供冷和供热转换时,可采用分区两管制空调水系统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1120、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不应采用土建风道作为空调送风道的主要理由是( )。
A.
阻力过大
B.
清洁不便
C.
容易出现保温问题
D.
容易出现漏风问题
E.
系统不美观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1121、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关于空调房间新风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变风量空调系统难以对具体房间的新风量进行调控
B.
人员密度较大空调房间均应设置新风量需求控制装置
C.
新风量控制装置通常是根据室内CO₂浓度来控制室内新风量
D.
新风量控制装置通常是根据室内VOC浓度来控制室内新风量
E.
新风量控制装 置通常是根据室内臭氧浓度来控制室内新风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1122、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在确定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建筑容积率
B.
建筑体形系数
C.
室内空气温度
D.
当地气象条件
E.
建筑窗墙面积比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1123、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况中,宜采用分层空调系统的是( )。
A.
建筑空间高度大于10m的飞机总装车间
B.
建筑体积大于10000m³的平板电脑装配车间
C.
空间高度大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³的高铁站
D.
空间高度大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³的展厅
E.
空间高度大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³的候机楼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1124、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况中宜采用二次泵空调水系统的是( )。
A.
系统较大,系统水阻力较高
B.
系统较大,各环路水阻力相差悬殊
C.
系统较大,各环路负荷特性相差较大
D.
系统水阻力较高,各环路负荷特性相差较大
E.
系统作用半较大,设计水流阻力较高的大型工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1125、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以下代表夏热冬冷的城市有(  )。
A.
大庆
B.
南京
C.
长沙
D.
福州
E.
重庆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多选题]
1126、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有关规定,建筑立面朝向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北向应为北偏西60°至北偏东60°
B.
北向应为北偏西30°至北偏东60°
C.
南向应为南偏西30°至南偏东30°;
D.
南向应为南偏西30°至南偏东60°;
E.
南向应为南偏西60°至南偏东60°;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1127、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的有关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抗震设防类别。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E.
戊类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1128、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的有关规定,供暖、空气调节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符合规定的是( )。
A.
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
B.
管道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
C.
管道穿越建筑物外墙时应设防水套管,管道穿越建筑物基础时应设套管
D.
管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
E.
制冷机房内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200mm 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1129、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的有关规定,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构筑物、设施的选型、布置与固定,符合规定的是( )。
A.
布置在建筑物内的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应设置在地下室
B.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不宜采用吊装安装
C.
压缩式制冷机组(热泵机组)安装在室内时,宜设置防振基础
D.
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建筑物内的锅炉连接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E.
水泵对隔声降噪有较高要求时,应设防振基础,且应在基础四周设限位器固定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1130、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有关规定, ( )。
A.
膨胀管应安装阀门
B.
循环管上不得安装阀门
C.
膨胀管宜接至循环水泵入口处
D.
溢水管接到下水道,该管应装阀门
E.
溢水管接到下水道,该管不应装阀门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多选题]
1131、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有关规定,供暖系统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为( )。
A.
钢制焊接弯头,不小于外径的3倍
B.
钢管热煨弯,不小于外径的3.5倍
C.
钢管冷煨弯,不小于外径的4倍
D.
钢制冲压弯头,不小于外径的1.5倍
E.
钢制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多选题]
1132、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有关规定,对使用塑料管的系统,水压试验的要求是( )。
A.
试验压力要求高于使用钢管的系统
B.
试验压力要求低于使用钢管的系统
C.
试验稳压时间要求长于使用钢管的系统
D.
试验稳压时间要求与使用钢管的系统相同
E.
试验稳压时间要求无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多选题]
1133、依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的有关规定,选择锅炉房燃料时,正确做法的是( )。
A.
燃油锅炉不宜选用渣油作燃料
B.
燃油锅炉宜选用重油作燃料
C.
地下锅炉房燃料严禁选用液化石油气
D.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选用燃煤或燃油锅炉
E.
半地下室锅炉房严禁选用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0.75的气体燃料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多选题]
1134、依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的有关规定,当燃气锅炉房的锅炉间设在其他建筑物内时,送风系统新风量符合要求的是( )。
A.
锅炉房在首层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每小时3次
B.
锅炉房在地下室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每小时12次
C.
锅炉房在首层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每小时6 次
D.
锅炉房在半地下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每小时12次
E.
锅炉房在首层或半地下时,事故换气次数不应小于每小时10次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多选题]
1135、依据《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净化除尘设备布置正确的说法是(  )。
A.
除尘器宜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当布置在正压段时,宜选用排尘通风机。
B.
湿式废气净化设备有冻结可能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C.
干式除尘器的卸尘管和湿式除尘器的污水排出管应采取防止漏风的措施。
D.
袋式除尘器布置在室内时,应留出便于滤袋的检查和更换的空间
E.
设备布置在屋面时,该屋面应按非上人屋面要求进行设计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多选题]
1136、依据《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排气筒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
A.
排气简的高度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且不应低于20m
B.
排气筒应设置用于监测的采样孔和监测平台,以及必要的附属设施
C.
一定区域内的排风点宜合并设置集中排气筒
D.
排气筒出口风速宜为15m/s~20m/s。对集中大型排气筒宜预留排风能力
E.
排气筒排烟时应根据烟气条件设绝热层、防腐层等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多选题]
1137、依据《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的有关规定,采用气力输送装置时,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应符合(  )。
A.
输送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粉尘时,气力输送系统应采取防爆措施
B.
气力输送设备前宜设置中间储灰仓,中间仓的容积应按1d~2d储灰量设计
C.
气力输送管路易磨构件宜采取耐磨措施
D.
输送大量的磨琢性强的粉尘时,宜设置备用的仓式泵输灰系统
E.
管道中的弯管曲率半径不宜小于10倍公称直径
收藏
纠错
解析
38
[多选题]
1138、依据《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的有关规定,有害气体净化系统监测应包括(  )。
A.
有毒物质排放浓度,并应超限报警
B.
净化设备运行状态,必要时与相关工艺设备连锁启停
C.
环保要求监测的重点废气排放口各项参数
D.
有害气体的种类
E.
风机耗电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39
[多选题]
1139、依据《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的有关规定,除尘系统监测应包括(  )。
A.
除尘设备运行状态,必要时与相关工艺设备连锁启停
B.
过滤式除尘装置进、出口压差
C.
除尘风机出口温度、风压
D.
环保要求监测的重点废气排放口各项参数
E.
风机耗电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40
[多选题]
1140、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试验内容正确的是( )。
A.
抽水试验,回灌试验
B.
测量出水水温,回水水温
C.
取分层水样并化验分析分层水质
D.
水流方向试验
E.
渗透系数计算
收藏
纠错
解析
41
[多选题]
1141、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  )、水位、水温情况综合确定。
A.
水面用途
B.
地表水深度
C.
面积
D.
体积
E.
地表水水质
收藏
纠错
解析
42
[多选题]
1142、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  )。
A.
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
B.
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C.
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
D.
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E.
场地附近已有水井的位置
收藏
纠错
解析
43
[多选题]
1143、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  )。
A.
岩土层的结构和热物性
B.
岩土体温度
C.
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
D.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E.
岩土层厚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44
[多选题]
1144、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  )。
A.
地表水水源性质、水面用途、深度、面积及其分布
B.
地下10m深度的地表水水温、水位动态变化
C.
地表水流速、流量和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D.
地表水利用现状
E.
地表水取水和回水的适宜地点及路线
收藏
纠错
解析
45
[多选题]
1145、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地埋管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并应提供检验报告。检验内容应符合(  )。
A.
管材、管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B.
水压试验应合格
C.
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 足设计要求
D.
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E.
循环水流量及进水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46
[多选题]
1146、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传热介质应以水为首选,也可选用符合(  )要求的其他介质。
A.
安全,腐蚀性弱,与地埋管管材无化学反应;
B.
较低的冰点
C.
较高的液固相变热
D.
良好 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
E.
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
收藏
纠错
解析
47
[多选题]
1147、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有关规定,地埋管换热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  )。
A.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将其密封后,在有压状态下插入钻孔,完成灌浆之后保压1h。
B.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放入沟槽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C.
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30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D.
环路集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h,且无泄漏现象。
E.
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且冲洗、排气及回填完成后,应进行第四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2h,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
收藏
纠错
解析
48
[多选题]
1148、依据《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的有关规定,阀门的安装应符合(  )。
A.
在安装前应对阀门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对引入管阀门进行严密性试验
B.
阀门应便于操作和维修,并严格要求对室外阀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C.
阀门宜有开关指示标识,对有方向性要求的阀门,必须安装规定方向安装
D.
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E.
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室外引入管阀门采取保温措施
收藏
纠错
解析
49
[多选题]
1149、依据《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的有关规定,在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以及地下车库安装燃气引入管道时,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应符合(  )。
A.
引入管道应使用钢号为10、20的无缝钢管或具有同等及同等以上性能的其他金属管材
B.
引入管道应使用钢号为20、30的无缝钢管或具有同等及同等以上性能的其他金属管材
C.
管道的敷设位置应便于检修,不得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且应避免被碰撞
D.
管道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连接
E.
管道的连接必须采用螺纹连接
收藏
纠错
解析
50
[多选题]
1150、依据《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的有关规定,燃气室内工程使用的管道组成件,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  )。
A.
当管子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50,且管道设计压力为高压时,宜采用热镀锌钢管和镀锌管件
B.
当管子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50,且管道设计压力为低压时,宜采用热镀锌钢管和镀锌管件
C.
当管子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50,且管道设计压力为高压时,宜采用无缝钢管和镀锌管件
D.
当管子公称尺寸大于DN50,宜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
E.
当管子公称尺寸大于DN50,宜采用无缝钢管或热镀锌钢管
收藏
纠错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