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多选题: 50总题量: 50
1
[多选题]
1151、依据《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的有关规定,管道和设备的试验介质可采用(  )。
A.
B.
空气
C.
氮气
D.
惰性气体
E.
有机溶液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多选题]
1152、依据《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的有关规定,管道严密性试验应符合(  )。
A.
低压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10kPa
B.
低压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居民用户稳压不得少于15min
C.
低压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商业和工业企业用户稳压不得少于20min
D.
中压及以上压力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0.1MPa
E.
中压及以上压力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不得少于1h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多选题]
1153、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0028-2006)(2020年版)的有关规定,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燃气中加臭剂的最小量应符合(  )。
A.
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10%时,应能察觉
B.
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应能察觉
C.
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30%时,应能察觉
D.
有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对人体允许的有害浓度时,应能察觉
E.
有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开始泄漏时,应能察觉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多选题]
1154、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0028-2006)(2020年版)的有关规定,设备和管道上的放散管管口高度应符合(  )。
A.
当放散管直径大于150mm时,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厂房顶面、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3m以上
B.
当放散管直径大于150mm时,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厂房顶面、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以上
C.
当放散管直径大于150mm时,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厂房顶面、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5m以上
D.
当放散管直径小于或等于150mm时,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厂房顶面、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1.5m以上
E.
当放散管直径小于或等于150mm时,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厂房顶面、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2.5m以上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多选题]
1155、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0028-2006)(2020年版)的有关规定,燃气水平干管和立管不得穿过(  )。
A.
易燃易爆品仓库
B.
配电间
C.
烟道
D.
电梯井
E.
楼梯间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多选题]
1156、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0028-2006)(2020年版)的有关规定,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  )。
A.
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房间换气次数不得小于3次/h
B.
应有独立的事故机械通风设施,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
C.
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房间换气次数不得小于6次/h
D.
应有独立的事故机械通风设施,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E.
应有固定的防爆照明设备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多选题]
1157、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0028-2006)(2020年版)的有关规定,液化天然气气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  )。
A.
环境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1.1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1.1倍
B.
环境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1.1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1.5倍
C.
环境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1.5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1.5倍
D.
加热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1.1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1.1倍
E.
加热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1.1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1.5倍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多选题]
1158、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送风机、排烟风机调试方法及要求应符合(  )。
A.
手动开启风机,风机应正常运转2.0h,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
B.
应核对风机的铭牌值,并应测定风机的风量、风压、电流和电压,其结果应与设计相符
C.
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风机的启动、停止,风机的启动、停止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D.
当风机进、出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风阀的开启与关闭应与风机的启动、停止同步
E.
抽样调试,抽样比例不小于50%。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多选题]
1159、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机械排烟系统的联动调试方法及要求应符合(  )。
A.
当任何一个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均应能联动启动
B.
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
C.
有补风要求的机械排烟场所,当火灾确认后,补风系统应启动
D.
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后,机械排烟系统应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排烟风机
E.
抽样调试,抽样比例不小于50%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多选题]
1160、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防烟、排烟系统中的 (  )应设置明显永久标识。
A.
送风口、排风口
B.
排烟防火阀
C.
平时排风风机
D.
加压送风风机
E.
固定窗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多选题]
1161、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防烟、排烟系统中各类阀(口)进场检验应符合(  )。
A.
排烟防火阀、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等必须符合有关消防产品标准的规定,其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手动开启灵活、关闭可靠严密
B.
防火阀、送风口和排烟阀或排烟口等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在最大工作压力下工作正常
C.
按种类、批抽查10%,且不得少于2个。
D.
电动驱动排烟防火阀、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等可不带现场启动
E.
防烟、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多选题]
1162、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风机的安装应符合(  )。
A.
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B.
风机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且不应设置减振装置
C.
吊装风机的支、吊架应焊接牢固、安装可靠
D.
机驱动装置的外露部位应装设防护罩
E.
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风机且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可使用橡胶减振装置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多选题]
1163、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排烟风机、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应符合(  )。
A.
现场手动启动
B.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C.
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D.
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
E.
排烟防火阀在70℃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多选题]
1164、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加压送风机的启动应符合(  )。
A.
现场手动启动
B.
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C.
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D.
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加压风机应能自动启动
E.
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30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多选题]
1165、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储烟仓的厚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20%
B.
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
C.
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
D.
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600mm
E.
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 500mm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多选题]

1166、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排烟系统排烟量的计算应符合(  )。

A.

当系统负担具有相同净高场所时,对于建筑空间净高大于6m的场所,应按排烟量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

B.

对于建筑空间净高为6m及以下的场所,应按同一防火分区中任意两个相邻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之和的最大值计算

C.

当系统负担具有不同净高场所时,应对系统中净高6m以上或6m及6m以下每个场所所需的排烟量进行计算,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系统排烟量。

D.

系统排烟按防烟分区不小于60m³/(h·m²)计算

E.

当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其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15000m³/h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多选题]
1167、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机械排烟系统中,单个排烟口的最大允许排烟量与下列(  )有关。
A.
排烟位置系数
B.
排烟系统吸入口最低点之下烟气层厚度
C.
烟层的平均绝对温度
D.
环境的绝对温度
E.
烟层的平均温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多选题]
1168、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机械排烟补风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
补风系统应与排烟系统联动开启或关闭。
B.
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C.
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D.
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直大于5m/s
E.
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相邻的防烟分区时,补风口位置不限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多选题]
1169、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对于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共用的系统,其排烟风机与排风风机的合用机房应符合(  )。
A.
机房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B.
机房内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C.
机房内不得设置用于机械加压送风的风机与管道
D.
机房内可设置用于机械加压送风的风机与管道,但应进行防火包覆
E.
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的连接部件应能在280℃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多选题]
1170、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采用(  )等划分防烟分区。
A.
挡烟垂壁
B.
结构梁
C.
家具
D.
隔墙
E.
高度大于500mm的风管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多选题]
1171、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  )。
A.
前室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B.
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C.
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D.
楼梯间与前室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E.
当系统余压值超过最大允许压力差时应采取泄压措施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多选题]
1172、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有关规定,机械加压送风风机的设置应符合(  )。
A.
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
B.
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上部
C.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
D.
当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应采取火灾时自动开启阀门的措施
E.
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多选题]
1173、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金属法兰连接风管的制作应符合(  )。
A.
风管法兰的焊缝应熔合良好、饱满,无假焊和孔洞;法兰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2mm,同一批量加工的相同规格法兰的螺孔排列应一致,并具有互换性。
B.
风管与法兰采用铆接连接时,铆接应牢固、不应有脱铆和漏铆现象;翻边应平整、紧贴法兰,其宽度应一致,且不应小于6mm;咬缝与四角处不应有开裂与孔洞。
C.
薄钢板法兰矩形风管的接口及附件,其尺寸应准确,形状应规则,接口处应严密。
D.
风管表面应平整、两端面平行,无明显凹穴、变形、起泡。
E.
风管与法兰采用焊接连接时,风管端面不得高于法兰接口面。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多选题]
1174、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金属风管的加固应符合(  )。
A.
正方形风管边长大于700mm,管段长度大于1300mm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B.
圆形风管(不包括螺旋风管)直径大于等于800mm,且其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总表面积大于4m²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C.
全部采用外框加固
D.
矩形风管边长大于630mm、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0mm,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积大于1.2m²、中、高压风管大于1.0m²,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E.
非规则椭圆风管的加固,应参照矩形风管执行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多选题]
1175、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金属法兰连接风管的制作应符合(  )。
A.
风管法兰的焊缝应熔合良好、饱满,无假焊和孔洞;法兰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2mm,同一批量加工的相同规格法兰的螺孔排列应一致,并具有互换性。
B.
风管与法兰采用铆接连接时,铆接应牢固、不应有脱铆和漏铆现象;翻边应平整、紧贴法兰,其宽度应一致,且不应小于6mm;咬缝与四角处不应有开裂与孔洞
C.
风管与法兰采用焊接连接时,风管端面不得高于法兰接口面
D.
薄钢板法兰矩形风管的接口及附件,其尺寸应准确,形状应规则,接口处应严密
E.
风管表面应平整、两端面平行,无明显凹穴、变形、起泡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多选题]
1176、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风管的安装应符合(  )。
A.
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5m,若超过5m,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B.
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C.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同在一侧
D.
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保护工作
E.
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多选题]
1177、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无法兰连接风管的安装还应符合(  )。
A.
风管的连接处,应完整无缺损、表面应平整,无明显扭曲
B.
薄钢板法兰形式的连接,弹性插条、弹簧夹或紧固螺栓的间隔不应大于300mm,且分布均匀,无松动现象
C.
承插式风管的四周缝隙应一致,无明显的弯曲或褶皱;内涂的密封胶应完整,外粘的密封胶带,应粘贴牢固、完整无缺损
D.
插条连接的矩形风管,连接后的板面应夹平整、无明显弯曲
E.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5%,不得少于1个系统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多选题]
1178、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通风与空调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合格质量应符合(  )。
A.
系统经过试运行
B.
系统经过调试
C.
具有施工单位相应分项合格质量的验收记录
D.
主控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应全数合格
E.
一般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除有特殊要求外,计数合格率不应小于80%,且不得有严惩缺陷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多选题]
1179、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风管系统按其工作压力应划分为(  )。
A.
微压
B.
低压
C.
中压
D.
高压
E.
超高压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多选题]
1180、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变风量空调系统联合调试要求,正确的是(  )
A.
系统空气处理机组应在设计参数范围内对风机实现变频调速;
B.
空气处理机组在设计机外余压条件下,系统总风量应满足本条文第1款的要求,新风量的允许偏差应为0~+15%
C.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最大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应为0~+15%
D.
改变各空调区域运行工况或室内温度设定参数时,该区域变风量未端装置的风阀(风机)动作(运行)应正确
E.
改变室内温度设定参数或关闭部分房间空调末端装置时,空气处理机组应自动正确地改变风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多选题]
1181、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热交换系统的施工要求正确的是(  )。
A.
单U管钻孔孔径不应小于110mm,双U管钻孔孔径不应小于140mm。
B.
埋管施工过程中的压 力试验,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试验压力应全数合格。
C.
埋管施工过程中的压力试验,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2倍,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试验压力应全数合格。
D.
埋地换热管应按设计要求分组汇集连接,并应安装阀门。
E.
建筑基础底下地埋水平管的埋设深度,应小于或等于设计深度,并应延伸至水平环路集管连接处,且应进行标识。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多选题]
1182、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冷却塔的安装要求,正确的是(  )。
A.
基础的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应为±20mm,进风侧距建筑物应大于1m。冷却塔部件与基座的连接应采用镀锌或不锈钢螺栓,固定应牢固。
B.
冷却塔安装应水平,单台冷却塔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2%。多台冷却塔安装时,排列应整齐,各台开式冷却塔的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采用共用集管并联运行时,冷却塔集水盘(槽)之间的连通管应符合设计要求。
C.
冷却塔的集水盘应严密、无渗漏,进、出水口的方向和位置应正确。静止分水器的布水应均匀;转动布水器喷水出口方向应交错设置,转动应灵活、水量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D.
冷却塔风机叶片端部与塔身周边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可调整角度的叶片,角度应一致,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E.
有水冻结危险的地区,冬季使用的冷却塔及管道应采取防冻与保温措施。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多选题]
1183、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地源热泵系统热交换器的垂直地埋管施工要求正确的是(  )。
A.
钻孔的位置、孔径、间距、数量与深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钻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B.
埋地管的材质、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埋管的弯管应为定型的管接头,并只可采用热熔连接方式与管道相连接。直管段应采用整管。
C.
下管应采用专用工具,埋管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两管应分离,不得相贴合。
D.
回填材料及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采用注浆管,并应由孔底向上满填。
E.
水平环路集管埋设的深度距地面不应小于1.5m,或埋设于冻土层以下0.6m;供、回环路集管的间距应大于0.6m。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多选题]
1184、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的有关规定,补偿器的安装要求正确的是(  )。
A.
补偿器的补偿量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应根据设计计算的补偿量进行预拉伸或预压 缩。
B.
波纹管膨胀节或补偿器内套有焊缝的一端,水平管路上应安装在水流的流入端,垂直管路上应安装在上端。
C.
填料式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心,不得歪斜。
D.
补偿器一端的管道应设置固定支架,结构形式和固定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补偿器的预拉伸(或预压缩)后固定。
E.
滑动导向支架设置的位置应符合设计与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管道滑动轴心应与补偿器轴心相一致。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多选题]
1185、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的是(  )。
A.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B.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C.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D.
建筑高度为24m的公共建筑,其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E.
建筑高度为70m的住宅建筑,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多选题]
1186、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的是(  )。
A.
疏散走道
B.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为5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C.
建筑面积为7000m²的丁类生产车间
D.
占地面积为2000m²的丙类仓库
E.
高度为24m的高层厂房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多选题]
1187、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的是(  )。
A.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B.
中庭
C.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为2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D.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为200m²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E.
建筑内长度为25m的疏散走道
收藏
纠错
解析
38
[多选题]
1188、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  )。
A.
自然通风系统
B.
排风系统
C.
送风系统
D.
防排烟系统
E.
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
收藏
纠错
解析
39
[多选题]
1189、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的是(  )。
A.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爆炸的厂房
B.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C.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汽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的厂房
D.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汽的作用能引起爆炸的厂房
E.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收藏
纠错
解析
40
[多选题]
1190、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  )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A.
穿越防火分区处
B.
穿越防烟分区处
C.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D.
穿越井道处
E.
穿越重要场所的房间隔墙处
收藏
纠错
解析
41
[多选题]
1191、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  )宜采用不燃材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难燃材料。
A.
设备和风管的绝热材料
B.
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
C.
封堵材料
D.
消声材料
E.
管道之间的隔热材料
收藏
纠错
解析
42
[多选题]
1192、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  )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E.
戊类
收藏
纠错
解析
43
[多选题]
1193、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  )不应穿过通风机房和通风管道。
A.
可燃气体管道
B.
甲类液体管道
C.
乙类液体管道
D.
丙类液体管道
E.
丁类液体管道
收藏
纠错
解析
44
[多选题]
1194、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以下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的是(  )。
A.
地下建筑(室)
B.
地上建筑内无窗房间
C.
半地下建筑(室)
D.
疏散走廊
E.
中庭
收藏
纠错
解析
45
[多选题]
1195、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有关规定,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 )确定。
A.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B.
通风耗热量
C.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D.
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E.
加热由室内门开启时流动的冷空气耗热量
收藏
纠错
解析
46
[多选题]
1196、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有关规定,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  )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A.
连接方式
B.
安装形式
C.
组装片数
D.
热水流量
E.
管道材质
收藏
纠错
解析
47
[多选题]
1197、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有关规定,凡属(  )的民用建筑,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A.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B.
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 物、化合物时;
C.
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
D.
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E.
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非单独房间
收藏
纠错
解析
48
[多选题]
1198、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有关规定,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  )。
A.
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
B.
应高于排风口
C.
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
D.
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
E.
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收藏
纠错
解析
49
[多选题]
1199、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的有关规定,符合( ),应设置空气调节。
A.
采暖通风达不到人体舒适或机电设备等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或条件不允许、不经济时
B.
采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要求时
C.
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时
D.
对保证身体健康、促进康复有显著效果时
E.
业主有特殊要求时
收藏
纠错
解析
50
[多选题]
1200、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有关规定,空调区的夏季计算散湿量应根据散湿源的种类,分别选用适宜的(  )系数等。
A.
人员群集
B.
同时使用
C.
通风
D.
朝向修正
E.
层高修正
收藏
纠错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