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技巧
单选题: 8简答题: 1总题量: 9
1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教师执教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桃花源记》,在讨论其文体时,学生们有了不同意见。有一部分学生查阅了相关资料,说《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并找到《桃花源诗》为证。有的学生则说其实是一篇游记,因为游记是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而《桃花源记》恰恰符合这一点。还有的同学说其实是一篇有人物刻画、有情节描述的小说。
几派学生各执己见,互不服输,这位教师看在课堂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即使自己进行了意见的统一也很难说服不一致的学生,就说,大家的意见各有各的道理,今天讨论就到此为止,但,课下请大家搜集相关资料,在班级网络平台《桃花源记——文体分析》自主研讨区各抒己见。之后,我们将根据大家的讨论进行深入研究。
对上述案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桃花源记》文体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作者思想
B.
教师适时将学生的课堂讨论转移到网络平台的讨论,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性,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
C.
网络平台快捷、高效,案例中的情况充分体现了在现代教学中网络平台已经逐渐在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D.
教师把课堂争论引到网络平台交流,体现了预设比生成更重要的原则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实录,按要求回答问题。
师: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猫》这篇文章文字浅,但蕴涵深,对于“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意见不一。今天我们就从归纳文章主题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后,开始交流)
生:从第三只猫的死,我们应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凡事不能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从第二只猫的讨人喜欢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活泼开朗些,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更应善于与人交往,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师:好,你的观点很有新意。
生:从家里人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要活泼开朗,有真才实学;应适当地注重自己的外表,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不好印象。
师:有道理。
生:三只猫都是社会的弱者,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因此,作为社会的弱者,应该自立自强,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师:你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题,很好。我谈谈对课文主题的两种看法,一是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小说所要表达的是“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小说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课文《猫》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教师精心创设导语,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畅谈,尽量发挥
B.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表现和思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绽放光芒
C.
一味肯定,欠缺分析,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幼稚、荒唐的想法要严肃批判并及时指正
D.
在这段教学中,学生的个性表现突出,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实录,按要求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都在猜,今天老师上什么课。有些同学在翻语文书,不要急,先来听一段故事。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有一个苹果园主叫杨格,他果园生产的高原苹果,畅销国内外,然而天公不作美,一次冰雹把苹果打得遍体鳞伤,但是杨格已经在果树开花的时候,订出了9000吨优质苹果,而现在苹果成熟,却遭到这样的打击,杨格将面临巨大的损失,但是杨格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在广告词上动了一番脑筋,以致后来让他的这批苹果更加的畅销,同学们来想想看,这个广告词应该是怎样的话呢?(学生思考)
师:尝试一下。(点名学生回答,连续3个学生没有回答出)同学们没有经商的经验,我肯定是知道答案的,那我说?同学们不想再挑战一下了?(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
生1:这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师:“这是上帝咬过的苹果”,西方人信上帝,被上帝咬过的,这是一种福气啊,很有创意。
生2:今年的苹果被上帝定购了。
生3:经历风雨的苹果才更有滋味。
师:大家想的都有创意,这位杨格先生他的广告词是这样的:苹果上的疤痕是被冰雹打过的,认准疤痕,谨防假冒。后来人们一看到疤痕,就知道这是杨格的高原苹果,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杨格的这段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广告词是这样,我们写作说话也都要有个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写作中的个性化的语言。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写出有个性化的语言。(板书:写作要有个性化的语言)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教学实录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教师用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把学生引进了学习的情境中
B.
导入设计的情境内容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是课堂学习的鲜活的案例
C.
教师在初次的冷场后能合理地使用激将法,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并适时给予鼓励
D.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给予的评价太过简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阅读下面《变色龙》的教学片段实录,按要求回答问题。
生1:我觉得奥楚蔑洛夫也挺可怜的。
师: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老师还是第一次听到。说说你的理由。
生2:你的立场有问题,这种人坏透了,根本不值得同情。
生1:他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迫不得已用丧失人格的尊严来换取生存的空间。
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不能负主要责任?那谁应负主要责任呢?
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但我想,这种人是可恨,但最可恨的还是养出这种人的社会。奥楚蔑洛夫只是表演者,真正的黑手藏在他的后面。
生4:这个黑手就是那丑恶的沙皇统治的社会,让这种人有了生存的空间。
师:对。本文不只是描述了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奴才相,还深刻揭露了当时整个社会人们思想麻木、奴颜婢膝的糜烂风气。分析到此我们很清楚地看出作者已把讽刺的矛头指向了沙皇统治集团。直指孕育这种怪现象和奴才人格的土壤——腐朽专制的社会。当朝的统治者应负主要责任,那个黑暗的社会应负主要责任。这就是作品所要展示的主题。
对上述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学生提出一个新的观点的时候该教师能够及时引导而不是粗暴地制止
B.
该教师能够及时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
C.
在最后,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收束总结,很好地起到了教师引导的作用
D.
该教师能够对生1的独特理解进行肯定,是一个正确的做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在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即使个别学生在听讲,也显得心不在焉。但是当他随机提问的时候,发现学生几乎都能理解他讲的内容。鉴于这种情况,李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之前也学过很多辛弃疾的词,有些同学从课外也看过很多,今天让我们就自己所知道的辛弃疾的词进行一次‘你最喜欢的辛弃疾的词’的讨论,好不好?”听完李老师的话,学生顿时打起了精神。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设计的什么原则(  )
A.
多样性原则
B.
综合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阅读李煜《相见欢》的教学案例(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在这堂课中,因为放手让学生去做,所以也就出现了出人意料的亮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一个学生突然问起“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中“锁”的意思,本无准备的我在这时灵机一动,何不将问题再还给学生呢?针对这个字的意思,有的同学根据文意猜测,有的根据经验理解,众说纷纭,一下子就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经过讨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接着,与本词有关的问题纷纷被学生提取出来并自行解决,课堂过程相当顺利。
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
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积极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C.
本案例中的师生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D.
把问题还给学生,体现了教师缺乏主导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阅读《山中访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作者把自然的景物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所以我们的课题是“山中访友”。在文中也有一些人称的变换,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学生有的讨论回答,有的沉思)
师:分析得很准确。这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运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亲切、自然。
生:饱含热爱赞美之情。
师:好,就请大家带着亲切、热爱、赞美之情来朗读第5段。大家先自由练习,待会儿请同学读给大家听。
(师指定六位同学分别朗读关于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的句子。多媒体播放舒缓的古筝曲,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让我们用丰富的想象力,用饱含爱的声音,与溪流、白云、瀑布对话吧!请男生齐读描写悬崖、瀑布、云雀的句子,女生齐读关于山泉、溪流、白云的句子。(多媒体出示朗读课件,学生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太棒了!假如你们是山中的白云大嫂、云雀弟弟、老桥……你们又想对游人说些什么呢?(学生有的讨论,有的沉思)
生:假如我是太阳,我会对游人说:我是绚烂的太阳,我能驱散阴霾与黑暗,能给人以光明和希望,能赶走严寒与孤独,能给人以温暖和热情。
师:同学们想象丰富,语言也美。让我们一边欣赏山中美景,一边展开想象的双翼,抒写对山中景物的热爱之情吧!(生开始思考、讨论、动笔、交流)
生:梅花,你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你唤醒了春姑娘,唤起了万紫千红,唤起了希望。在你淡淡的芳香中弥漫着傲骨的乐章,在你颤抖的树梢上吟唱出百般的柔情,你是温暖、幸福的使者。
师:多么顽强、坚毅的梅花。排比、拟人句很好地表达了你的情感。
生:野草大哥,你虽然没有花的芬芳、树的高大,但你经历过风霜雨雪后,仍然傲然挺立;面对熊熊大火燃烧后,仍然顽强生长……你教会我面对困难,不可言弃,为了心中的那片绿洲。要顽强拼搏。谢谢你,野草大哥!(师生掌声雷动)
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进入作品描写的意境
B.
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使之一步步深入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情;也融会贯通了人文主义教育
C.
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充满深情的对话式描写的
D.
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故这里的训练表达,学生的合作不如独自完成好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阅读郑振铎《猫》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我”为什么要去打第三只猫?
生:因为小猫做错了事。
师:再思考一下,有人有不同意见吗?
生:因为“我”冤枉、误解了它,以为它做错了事。
师:是的。这样我们就知道,第三只猫是因为“我”的冤枉和误解而死的,所以相较前两只猫,第三只猫的死亡更让“我”难受。这样的结局很让人心碎。可大家仔细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冤案的出现呢?从文中找一找依据。
生:我觉得是偏见。第l7段,因为猫总是“凝望”小鸟,所以,小鸟死了,本来就不怎么受欢迎的这只猫嫌疑最大。
师:非常好,我们看到,如果是前两只猫的话,作者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这样。“一定是它”说明“我”对第三只猫存在偏见,也正是由于“我”的偏见,才造成了这次冤案。如果想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我”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生:不要妄下定论,要经过思考;不要有偏见,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事物;要善待动物。
师:是的,我们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能存偏见;要善待动物。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对人性的反思。文中所写的不只是一只猫,在生活中类似猫的人也很多。你在生活中曾经误解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过吗?谈谈感受。
(生谈经验感受)
师总结:学了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作者养猫的经历,了解了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也有了很多的收获。生活中我们要同情弱者,拒绝偏见。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依据,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
B.
教师应严厉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避免学生再犯类似错误
C.
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文章
D.
教学片段在最后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升华了主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9
[简答题]

阅读课文《老马》的教学现象,完成问题。

某初中语文老师,在执教臧克家的《老马》时,要求学生用两个成语概括“老马”的形象。这个设计相当不错,因此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望,短短2分钟里。提出了10来个成语,什么“逆来顺受”“精疲力竭”“百折不挠”“负重致远”“心地善良”“心力交瘁”“槁项黄馘”(此成语笔者课后查了词典才解其意,觉得十分贴切),结果都被老师一一否定,最后老师公布答案:忍辱负重,忠厚善良,而且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有专家问执教的老师:“你们不是在搞‘多元教学’的课题吗?为什么学生说出那么多成语,你都不予肯定呢?”该老师坦承道:“研究归研究,做归做,解读可以‘多元’,但答案只有一个。我不能让学生冒‘多元’风险。”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别看现在大家都在喊‘多元教学’,真正能做到的依我看一个都没有。”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你对该老师的课堂处理有什么看法?(10分)

未作答
2、

你对该老师的回答有什么看法?(10分)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8题)
简答题(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