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教师教学《塞翁失马》时的板书设计,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
阅读下面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
教师出示下面几句诗,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词,并说出好在何处。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要求各小组采取合作的方式,推举发言人参加课堂交流)
生1:我认为第一句中写得好的是“喧”和“动”,他们分别写出了竹林中和荷塘里的人们的活动场景。翠竹林里,欢乐的洗衣姑娘回家了,青莲水中,勤劳的捕鱼汉子返航了。
生2:明明是“浣女喧”,而作者却说是“竹喧”,这是因为“浣女”们在竹林中,被竹林所隐没。作者不直接写“渔舟”,而先写莲叶分拨的场景,这是因为渔舟为莲叶所遮蔽,这样写更有诗意。
师:诗人这样描写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表达了诗人追求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也有远离官场的意图。
师:后一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诗中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很好,同学们体会得很到位。通过品味语言,我们不但可以知道诗中描写了什么,还能体会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所以,语言对诗歌来说非常重要。
从教学过程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表现出了什么特点?(20分)
阅读下面的《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列题。
师:今天老师尝试采用一种开放式教学,我把每一段文字都搭配上相应的图片,完整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根据大家的回答,现场删减文字,让同学们看到,一段丰腴的文字是如何被浓缩为一个中心句的。从第1段开始。
生:第1段的中心句是“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师:你还能表述得更简洁吗?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标本”就是“典范”和“榜样”的意思。这个典范和榜样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大家从第2段中找一找!
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大家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述有什么问题?
生:缺少主语,应该这样表达——“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第3段。
生: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师:完美的概括。第4段。
生:苏卅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师:关于这一段还有更好的表述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只说了有假山和池沼,而没有说明假山和池沼的特征。应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一句和“至于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师:还可以省去两个字。
生:“至于”两个字。
师:我们来总结说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
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生:必须简洁。
生:应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
师:那么,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对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投影]
课文主要内容: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师:到这里为止,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明了了,说明文这个“三明治”我们吃了第一口,我们接着再吃第二口——思路明晰。我们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说,茅以升是个好人,特别理解我们初中的老师和学生,当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时候,他就给我们送来了一篇典范的说明文。
本文的作者叶圣陶也是个好人,而且他还当过很多年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他的《苏州园林》可以说是说明文里边的“标本”。本文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10段为最后一个部分,其余是第二部分。
师:大家有异议吗?没有,这是非常明显的“总一分一总”结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我们再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一理。
生:第2段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因为第2段是说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其余是分说。
师:这里也是一个明显的“总一分”结构,那么,第二层中的7段之间是不是可以继续分出层次来呢?试试看,要说出分层的标准。
生:第3段到第7段可以为一层,第8段和第9段是一层,因为我觉得前面好像是说的外面,第8段和第9段是说的里面。
师:可是色彩不一定只有里面有啊。
生:3到5段为一层,后面为一层,好像前面说的是……
师:答不上来吧?我知道大家的犹豫,同学们试图找到一个分层或者分类的标准,但是找不到。其实这个标准,作者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要依据游览的角度来看,游览者一般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方面,然后才是小的方面。按照这个标准,大家再试试。
生:第3、4、5、6为一段,第7、8、9为一段。
师:同学们的犹豫还因为没有在第2段中找到和下面几个段落一一对应的句子。
生: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语文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之道,始终都是回到文本,沉入文本,细究文本。通过我们的“层层深入”,这篇文章的思路就非常明晰了,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请评析该教师教学中体现的两个优点。请评析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阅读七年级课文《天净沙·秋思》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第下列题。
环节一:
师:要求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结合小令,描述图上所示的景物、人物并揣测其意境和情感。
学生发言:
小令写的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描绘的意境:萧条、苍凉、寂寥。
师:这些景物是实景还是虚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师(小结):这些景物都是实景,表达了游子的孤寂之怀。这种情是通过眼中的秋景表达的,秋是这种情思的载体。
师: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幅《秋思》图。
环节二:
教师提问1: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点拨:“西”字可见秋之萧瑟,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发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西风”二字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孤寂的心情,这也是长久以来诗词中形成的特有意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而清风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教师提问2: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谁来回答?
点拨: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里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教师小结:作者给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景物都寄予了浓浓的情感,可见“笔端无意,人寄悲欢”。世上景物千千万万,但诗人选景一定要选取那些适合所要抒发思想情感的景物。
有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共同欣赏学习了这首好诗,想必已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读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好不好?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反复涵泳诗歌里蕴藉的深厚意韵,让它溶入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使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些许诗情画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几多美丽飘逸。
评析“环节一”中要求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的作用。
评析“环节二”中教师最后小结的目的。
阅读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的设计步骤,完成问题。
(一)听读、自读——整体把握
1.说话题:用一个词说说作者借着这篇文章跟读者讨论了一个怎样的话题:(生命)
2.说形象。A.简单地说:花与人B.说形象的变化过程
3.说事件。
(二)品味其文
我认为最美丽的一个画面——
我认为最动人的一种情感——
我认为最富有哲理的句子——
我认为用得最妙的词语——
我认为用得最妙的修辞——
我认为最富有层次感的描写——
(三)对话——理解主题
说说阳光与心情。
说说幸福与不幸。
说说昨天、今天和明天。
说说小生命与大生命。
(四)扩读——延伸思考
名句赏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杏林子
美,是从生命内部射出的光芒。——库鲁拿
生命是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辛尼加
对上面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20分)
阅读两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
教师A:《背影》教学实录(节选)
师: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抒发的父子之情感动着一代代中国人。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大意。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电视散文,走进朱自清的情感深处。
(播放电视散文《背影》大约五分钟)
师:好,看完了。大家来说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生:视频里父亲帮儿子买橘子的场景挺让人感动的。
生:视频里的旁白、音乐与背景的画面搭配和谐,让人感到父子情深。
师:嗯,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了。这节课我们围绕电视散文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说得也很好。你们再想想,在自己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亲情体验呢?请大家在电视散文背景音乐下,回想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会儿来交流一下。
教师B:《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节选)
(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幻灯片展示与济南的冬天相关的图片,让学生领略济南冬天的美)
师: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
(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
师:好,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用幻灯片呈现8个问题,学生按照顺序依次思考、回答,教师再用幻灯片依次呈现答案。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2.文章第一段连用两个“像我”的作用是什么?
3.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反映?
4.写“济南的人”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
5.“慈善的冬天”运用了什么手法?好处是什么?
6.文章第三段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7.文章之中“绿的精神”指什么?
8.为什么课题不能改成“冬天的济南”?
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我们再来具体品味一些美句。
用幻灯片呈现课文中的9个语句。学生思考、品味后,教师再用幻灯片呈现赏析结论。
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4.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6.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8.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9.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师:好,快下课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大家学会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学生回答,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事先确定的三点技巧)
师:好,大家要记住这些技巧。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这些技巧描写一段景物。
请指出两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解析。
《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思考探究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结合《蒹葭》做具体分析。
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积累拓展
四、《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单元介绍
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这个单元所选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预习提示
《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诵读这首诗,用心体会诗
中歌咏的美好感情。
诵读时,要注意感受诗的韵律,初步了解《诗经》的语言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从“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角度,写出你对《蒹葭》的教学认识,不少于200字。(20分)
《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思考探究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结合《蒹葭》做具体分析。
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积累拓展
四、《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单元介绍
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这个单元所选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预习提示
《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诵读这首诗,用心体会诗
中歌咏的美好感情。
诵读时,要注意感受诗的韵律,初步了解《诗经》的语言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思考探究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结合《蒹葭》做具体分析。
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积累拓展
四、《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单元介绍
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这个单元所选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预习提示
《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诵读这首诗,用心体会诗
中歌咏的美好感情。
诵读时,要注意感受诗的韵律,初步了解《诗经》的语言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则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