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墙面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属于A级的场所是( )。
基施开挖深度8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宜选()。
案例一: 某工程项目部根据当地政府要求进行新冠疫情后复工,按照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复工复产指南》(建办质(2020) 8号)规定,制定了《项目疫情防控措施),其中规定有: (1)施工现场采取封闭式管理。严格施工区等“四区”分离,并设置隔离区和符合标准的隔离室: (2)根据工程规模和务工人员数量等因素,合理配备疫情防控物资; (3)现场办公场所、会议室、宿舍应保持通风,每天至少通风3次,并定期对上述重点场所进行消毒。 项目部制定的《模板施工方案》中规定有: (1)模板选用15mm厚木胶合板,木枋格栅、围檩: (2)水平模板支撑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顶部设置可调托撑: (3)碗扣式脚手架钢管材料为Q235级,高度超过4m,模板支撑架安全等级按1级要求设计: (4)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中考虑了下列各项荷载: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G1)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G2) 3)钢筋自重(G3) 4)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G4) 5)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Q1) 6)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2) 7)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附加水平荷载(Q3) 8)风荷载(Q4) 进行各项模板设计时,参与模板及支架承载力计算的荷载项见表1。
案例2: 某新建住宅群体工程, 包含10栋装配式高层住宅,5栋现浇框架小高层公寓,1栋社区活动中心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31.5万m3,开发商通过邀请招标确定甲公司为总承包施工单位。开工前, 项目部综合工程设计、合同条件、现场场地分区移交、陆续开工等因素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其中施工进度总计划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编制,编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发现该计划编制说明中仅有编制的依据,未体现计划编制应考虑的其他要素,要求编制人员补充。社区活动中心开工后,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根据施工进度总计划编制社区活动中心施工进度计划,内部评审中项目经理提出C、G、J工作由于特殊工艺共同租赁一台施工机具,在工作B、E按计划完成的前提下,考虑该机具租赁费用较高,尽量连续施工,要求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经调整,最终形成既满足工期要求又经济可行的进度计划。社区活动中心调整后的部分方案计划如图2。
图2社区活动中心施工进度计划(部分)公司对项目 部进行月度生产检查时发现,因连续小雨影响,D工作实际进度较计划进度滞后2天,要求项目部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进度事后控制措施。本工程完成全部结构施工内容后,在主体结构验收前,项目部制定了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招标文件中内容“投标人为本省一级资质证书的企业,投标保证金 500.00万”,投标有效期从 3 月 1 日到 4 月 15 日。招标人对投标人提出的疑问,以书面形式回复对应的投标人。5 月 17 日与中标人以 1.7 亿的中标价签订合同。
发包人负责采购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提前一个月运抵合同约定的施工现场,监理会同施工验收合格。 为了节约场地,承包人将构件集中堆放,由于堆放层数过多,导致下层部分构件出现裂缝。两个月后,发 包人在承包人准备安装此构件时知悉此事。发包人要求施工方检验并赔偿损失,施工方以材料早到场为由, 拒绝赔偿。
施工单位没有隐蔽验收直接施工,监理要求验收。
静压力桩,“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密后疏”。使用抱箍式方法接桩,接头高出地面 0.8m。 存在部分二类桩。
招标文件里清单钢筋分项综合单价是 4433 元,钢筋材料暂定价 2500 元/t,工程量 260t。结算时钢筋 实际使用 250t,业主签字确认的钢筋材料单价是 3500 元/t,施工单位根据已确认的钢筋材料单价重新提 交了钢筋分项的综合单价是 6206.2 元。钢筋损耗率 2%。增值税及附加税率 11.5% 幕墙分包单位直接将竣工验收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
土方挖运综合单价为 25 元/m³,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一个混凝土泄洪沟,外围尺寸 25×4×4(m)壁厚 均为 400mm,拆除综合单价为 520 元/m³。
某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框架结构。地下建筑面积0.4万m2,地上建筑面积2.1万m2。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由赵佑项目经理组织施工,施工至5层时,公司安全部叶军带队对项目进行了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过程依据标准JGJ59的相关内容进行,项目安全总监也全程参加,检测结果如表5-1。
公司安全部门在年初的安全检查规划中按照相关要求明确了对项目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包括定期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等。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全覆盖,进入夏季后,公司项目管理部对该项目工人宿舍和食堂进行了检查。个别宿舍内床铺均为2层,住有18人,设置有生活用品专用柜,窗户为封闭式窗户,防止他人进入,通道宽度为0.8米,食堂办理了卫生许可证,3名炊事人员均有健康证, 上岗符合个人卫生相关规定。检查后项目管理部对工人宿舍的不足提出了整改要求,并限期达标。工程竣工后,根据合同要求相关部门对该工程进行绿色建筑评价,评价指标中“生活便利”该分值低,施工单位将评分项“出行无障碍”等4项指标进行了逐一分析以便得到改善,评价分值如表5-2
写出表5-1中A-F所对应内容(如A: *万m2),施工安全评定结论分几个等级,评价依据有哪些?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还有哪些形式?
指出工人宿舍管理的不妥之处并改正。在炊事员上岗期间,从个人卫生角度还有哪些具体管理?
列式计算该工程绿色建筑总得分Q,该建筑属于哪个等级,还有哪些等级?生活便利评分还有什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