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l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表1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与4.8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O—16)( )。
无色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0、C02、N0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图3所示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且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同一种教学方法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请列举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4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某教师开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播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录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一边讲解一边演示,逐一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演示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全过程。
简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试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具有哪些作用。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计算题,测试后对部分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了统计,并选取了典型的解题过程加以分析。 【试题】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5000 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考试结果】经统计分析,下列的解题过程具有普遍性。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分析学生的上述解题过程,找出其中的不规范之处。
在讲评该试题时,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问题是什么?
下面是某教师开展“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教学的主要环节。 【讲授】讲述溶液的酸碱度及其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 【演示实验】用pH试纸测试稀盐酸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pH。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
【组织学生探究】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 实验:测定洗发剂、护发剂和洗护合一洗发液的pH。 讨论:根据实验及所学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有的洗发用品分为洗发剂和护发剂。洗发时,在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2)从清洁效果和保护头发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怎样选择洗发用品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略)
pH=2和pH=6的溶液,哪一种溶液的酸性更强?酸溶液和酸性溶液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
该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哪些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合金”的课程内容标准为: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合金”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 实验8—1比较黄铜片(铜锌舍金)和铜片、硬铝片(铝合金)和铝片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适合于不同的用途。因此,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金属物理性质和合金的概念。
分析材料二的编写意图。
根据上述三个材料,完成上述内容的教学设计,字数不少于300字。内容包括: ①教学目标。②教学方法。③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