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受东北某造纸企业委托,对其成品仓库设置的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测。该仓库地上 2 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 15.8m,建筑面积 7800m² ,还设置了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费设施,厂区内环状消防供水管网(管径DN250mm)保证室内、外消防用水,消防水泵设计扬程为 1.0MPa。屋顶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至仓库地面的高差为 20m,水箱的有效水位高度为3m。厂区共有 2 个相互连通的地下消防水池,总容积为 1120m³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有一台干式报警阀,放置在距离仓库约 980m 的值班室内(有采暖)、喷头型号为 ZSTX15-68(℃)。 检测人员核查相关系统试压及调试记录后,有如下发现: (1)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水压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均采用气压试验替代,且未对管进行冲洗 。 (2)干式报警阀调试记录中,没有发现开启系统试验阀后报警阀启动时间及水流到试验装置出口所需时间的记录值。 随后进行现场测试,情况为: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处开启末端试水装置,干式报警阀、加速排气阀随之开启,6.5min 后干式报警阀水利警铃开始报警,后又停止(警铃及配件质量、连接管路均正常),末端试水装置出水量不足。人工启动消防泵加压,首层的水流指示器动作后始终不复位。查阅水流指示器产品进场验收记录、系统竣工验收试验记录等,均未发现问题。
某一耐火等级的四星级旅馆建筑,建筑高度为 128.0m,下部设置 3 层地下室(每层层高 3.3m)和 4 层裙房,裙房的建筑高度为 33.4m,高层主体东侧为旅馆主入口,设置了长12m、宽 6m、高 5m 的门廊,北侧设置员工出入口。建筑主体三层(局部四层)以上外墙全部设置玻璃幕墙。旅馆客房的建筑面积为 50m² -96m² ,外墙全部为不可开启窗扇的外窗。建筑周围设置宽度为 6m 的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内边缘距离建筑外墙6m-22m;沿建筑高层主体东侧和北侧连续设置了宽度为 15m 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北侧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距离建筑外墙 12m,东侧距离建筑外墙 6m。 地下一层设置总建筑面积为 7000m² 的商店,总建筑面积 980m² 的卡拉 OK 厅(每间房间的建筑面积小于 50m² )和 1 个建筑面积为260m² 的舞厅;地下二层设置变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常压燃油锅炉房和柴油发电机房等设备用房和汽车库;地下三层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和汽车库。在地下一层,娱乐区与商店之间采用防火墙完全分隔;卡拉 OK 区域每隔 180m² -200m² 设置了 2.00h 耐火极限的实体墙,每间卡拉 OK的房门均为防烟隔音门。舞厅与其他部位的分隔为 2.00h 耐火极限的实体墙和乙级防火门;商店内的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均有一道宽度为 9m(分隔部位长度大于 30m)且符合规范要求的防火卷帘。 裙房的地上一、二层设置商店,三层设置商店和宝宝乐等儿童活动场所,四层设置餐饮场所和电影院。一层的商店采用轻质墙体在吊顶下将商店隔成每间建筑面积小于 100m² 的多个小商铺,每间商铺的门口均通向主要疏散通道,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为5m-35m,商铺的进深为 8m。裙房与高层主体之间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进行了分隔,裙房和建筑的地下室均按国家标准要求的建筑而积和分隔方式划分防火分区。 高层主体中的疏散楼梯间、客房、公共走道的地面均为阻燃地毯(B1 级),客房墙面贴有墙布(B2 级);旅馆大堂和商店的墙面和地面均为大理石(A 级)装修,顶棚均为石膏板(A 级〕。 建筑高层主体、裙房和地下室的疏散楼梯均按国家标准要求采用了防烟楼梯间或疏散楼梯,地下褛层的疏散楼梯在首层与地上楼层的疏散楼梯已采用符合要求的防火隔墙和防火门完全分隔。地下一层商店有 3 个防火分区分别借用了其他防火分区 2.4m 疏散净宽度,且均不大于需借用疏散宽度的防火分区所需疏散净宽度的 30%,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 (包括借用的疏散宽度)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商店区域的总疏散净宽度为 39.6m(各防火分区的人员密度均按 0.6 人/m² 取值)。 建筑按国家标准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系统及火火器等,每个消火栓箱内配置了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防水泵接合器直接设罝在高层主体北侧的外墙上,地下室、商店、酒店区的公共走道和建筑面积大于 100m² 的房间均按国家标准设罝了机械排烟系统。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受托对某地区银行办公的综合楼进行消防设施的专项检查,该综合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双电源供电,双电源切换控制箱安装在一层低压配电室,考虑到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在供电回路上设置剩余电流电气火灾探测器,实现电流故障动作保护和过负载保护。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12 只感烟探测器被屏蔽(洗衣房 2 只,其他楼层 10 只),1只防火阀模块故障。 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测试,过程如下,切断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接,控制器无异常显示;恢复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接,切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控制器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工作,显示主电故障;测试 8 只感烟探测器,6 只正常报警,2 只不报警,试验过程中控制器出现重启现象,继续试验报警功能,控制器关机。无法重新启动;恢复控制器主电源,控制器启动并正常工作;使探测器底座上的总线接线端子短路,控制器上显示该探测器所在回路总线故障;触发满足防排烟系统启动条件的报警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了同时启动 5 个排烟阀和 5 个送风阀的控制信号,控制器显示了 3 个排烟阀和 5个送风阀的开启反馈信号,相对应的排烟机和送风机正常启动并在联动控制器上显示启动反馈信号。 银行数据中心机房设置了 IG541 气体灭火系统,以组合分配方式设置A、B、C 三个气体灭火防护区。断开气体灭火控制器与各防护区气体灭火驱动装置的连接线,进行联动控制功能试验,过程如下: 按下 A 防护区门外设置的气体灭火手动自动按钮,A 防护区内声光警报器启动。然后按下气体灭火器手动停止按钮,测量气体灭火控制控制器启动输出端电压,一直为 0V。按下B防护区内1只火灾手动报警按钮,测量气体火灾控制器输出端电压,25s后电压为24V。 测试 C 防护区,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再按下相对应的停止按钮,测量气体灭火 控制器启动输出端电压,25s 后电压为 24V。 据了解,消防维保单位进行系统试验过程中不慎碰坏了两端驱动气体管道,维保人员直接更换了损坏的驱动气体管道并填写了维修更换记录。
某砖混结构甲醇合成厂房,屋顶承重构件采用耐火极限 0.5h的难燃性材料,厂内地下1 层、地上 2 层(局部 3 层)建筑高度 22m,长度和宽度均为 40m,厂房居中位置设置一部连通各层的敞开楼梯,每层外墙下有便于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存在爆炸危险的部位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了泄压设施,厂房东侧外墙水平距离 25m 处有一间二级耐火等级的燃煤锅炉房(建筑高度 7m),南侧外墙水平距离 25m 处有座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厂房办公楼(建筑高度 16m),西侧 12m 处有座丙类仓库(建筑高度 6m,二级耐火等级),北侧设置两座单罐容量为 300m³ 甲醇储罐,储罐与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25m,储罐四周设置防火堤。防火堤外侧基脚线水平距离厂房北侧外墙 7m。厂房和防火堤四周设置宽度不小于 4m 的环形消防车道。厂房内一层布置了变、配电站、办公室和休息室,这些场所之间及与其他部位之间均设置了耐火极限不低于 4.00h 的防火墙。变、配电室与生产部位之间的防火墙上设置了镶嵌固定窗扇的防火玻璃观察窗。办公室平和休息室与生产部位之间开设甲级防火门。顶层局部厂房临时改为员工宿舍,员工宿舍与生产部位之间为耐火极限不小低于4.00h 的防火墙,并设置了两部专用的防烟楼梯间。 厂房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地表面涂刷醇酸油漆,厂房与相邻厂房相连通的管、沟采取了通风措施;下水道设置了水封设施。电气设备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规定的防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