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五
试卷总分: 100及格分数: 70试卷总题: 31答题时间: 120分钟
1
[单选题]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
生产劳动
B.
模仿
C.
语言
D.
动物本能
收藏
纠错
2
[单选题]
“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是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这种观点属于()。
A.
心理起源论
B.
神话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
生物起源论
收藏
纠错
3
[单选题]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 )。
A.
传统教育
B.
进步教育
C.
生活教育
D.
社会教育
收藏
纠错
4
[单选题]
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王阳明
收藏
纠错
5
[单选题]
提出了“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的教育家是()。
A.
杨贤江
B.
徐特立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收藏
纠错
6
[单选题]
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成熟论
C.
外铄论
D.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收藏
纠错
7
[单选题]
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
最近发展区
B.
生长高峰期
C.
心理断乳期
D.
关键期
收藏
纠错
8
[单选题]
教师备课时要做好三项工作,下列不属于这三项工作的是()。
A.
备教材
B.
备学生
C.
备意外
D.
备教法
收藏
纠错
9
[单选题]
人们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A.
暗适应
B.
明适应
C.
嗅觉适应
D.
感觉对比
收藏
纠错
10
[单选题]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主要体现了()。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收藏
纠错
11
[单选题]
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
A.
幻觉
B.
感觉记忆
C.
静止运动
D.
错觉
收藏
纠错
12
[单选题]
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A.
经验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直观动作思维
收藏
纠错
13
[单选题]
人在走迷宫时发生的学习是()。
A.
尝试—错误
B.
顿悟
C.
形成条件反射
D.
模仿
收藏
纠错
14
[单选题]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和()。
A.
学习期待
B.
学习准备
C.
学习效果
D.
学习目的
收藏
纠错
15
[单选题]
列提纲属于( )。
A.
组织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复述策略
D.
监控策略
收藏
纠错
16
[单选题]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表现的最为明显。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收藏
纠错
17
[单选题]
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情感型
D.
内倾型
收藏
纠错
18
[单选题]
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杜威
B.
马卡连柯
C.
班杜拉
D.
科尔伯格
收藏
纠错
19
[单选题]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动力。
A.
B.
C.
D.
收藏
纠错
20
[单选题]
李老师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性质,了解到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这表明其处于教师角色发展的( )。
A.
角色认知阶段
B.
角色认同阶段
C.
角色信念阶段
D.
角色完善阶段
收藏
纠错
21
[单选题]

某中学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这种做法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

B.

情感陶治

C.

实际锻炼

D.

榜样示范

收藏
纠错
22
[简答题]

课程标准是中小学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

收藏
纠错
问题:
1、

课程标准是中小学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

未作答
23
[简答题]

“测验的时候,有一道题是作文。我看不大懂题目的要求,很想举手问老师,可我不敢,怕老师骂我。老师经常说,要学会审题,考试的时候她是一句话都不会说的,就像毕业考试一样严格,这样考出来的分数才真实。我只好猜了猜,凭自己的感觉做了作文。结果我还是理解错了,作文被扣了25分。我真觉得冤枉,我不是不会写啊,只不过是走题了。我前面的基础部分不是考得很好么?如果考试没有作文就好了,或者不懂能问也行呀!”

A教师认为:案例中的老师,在平时考试的时候不给学生任何指导是对的,因为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应考环境,帮助学生应对未来将要经历的毕业考试,所以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是不能问的。

B教师认为:评价应该重结果,更应该重过程,学生学习水平的真实,比分数的真实更重要。所以平时考试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

收藏
纠错
问题:
1、

A、B两位教师的观点,你是如何思考的?请阐述之。

未作答
24
[简答题]

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一般包含哪些步骤?

收藏
纠错
问题:
1、

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一般包含哪些步骤?

未作答
25
[简答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收藏
纠错
问题: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未作答
26
[简答题]

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

收藏
纠错
问题:
1、

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

未作答
27
[简答题]

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

收藏
纠错
问题:
1、

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

未作答
28
[简答题]

简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收藏
纠错
问题:
1、

简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未作答
29
[简答题]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收藏
纠错
问题:
1、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未作答
30
[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心理辅导的要求。

收藏
纠错
问题:
1、

简述中学生心理辅导的要求。

未作答
31
[简答题]

德育内容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或手段。

收藏
纠错
问题:
1、

德育内容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或手段。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每题2分,21题)
简答题(每题10.8分,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