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选项中关于泥质防水层施工程序正确的是( )。
下图双代号网络图中,下部的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
下列关于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的选项中,适用于有自锚性能的锚具、普通松弛预应力筋的是( )。
背景资料
某管道铺设工程项目,长1km,工程内容包括燃气、给水、热力等项目,热力管道采用支架铺设,合同工期80天,断面布置如图3-1所示。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发布招标公告,有3家单位报名参加投标,经审核,只有甲、乙2家单位符合合格投标人条件,建设单位为了加快工程建设,决定由甲施工单位中标。
开工前,甲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
(1)确定了各种管道施工顺序为:燃气管→给水管→热力管;
(2)确定了各种管道施工工序的工作顺序如表3所示,同时绘制了网络计划进度图,如图3-2所示。
在热力管道排管施工过程中,由于下雨影响停工1天。为保证按时完工,项目部采取了加快施工进度的措施。
表3各种管道施工工序工作顺序表
背景资料: A公司承建某地下水池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抗渗等级为P8。水池结构内设有三道钢筋混凝土隔墙,顶板上设置有通气孔及人孔,水池结构如图5-1、5-2所示。 A公司项目部将场区内降水工程分包给B公司。结构施工正值雨期,为满足施工开挖及结构抗浮要求,B公司编制了降排水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送监理单位。 水池顶板混凝土采用支架整体现浇,项目部编制了顶板支架支拆施工方案,明确了拆除支架时混凝土强度、拆除安全措施,如设置上下爬梯、洞口防护等。 项目部计划在顶板模板拆除后,进行底板防水施工,然后再进行满水试验,被监理工程师制止。 项目部编制了水池满水试验方案,方案中对试验流程、试验前准备工作、注水过程、水位观测、质量、安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经审批后进行了满水试验。
案例 一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长2km,工程项目主要包括:(1)原机动车道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2)原机动车道两侧加宽、新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3)新建人行天桥一座,人行天桥桩基共设计12根,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改扩建道路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灌注桩的桩径,桩长见表 1—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将原已获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部署: 非机动车道(双侧)→ 人行道(双侧)→ 挖孔桩 → 原机动车道加铺, 改为: 挖孔桩→ 非机动车道(双侧)→ 人行道(双侧)→ 原机动车道加铺。 事件二: 项目部编制了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申请开工,被总监理工程师退回。 事件三: 专项施工方案中,钢筋混凝土护壁技术要求有: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 MPa后进行。 事件四: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前,项目部进行了外观调查,并采用探地雷达对道板下状况进行扫描探测,将旧水泥混凝土道板的现状分为三种状态;A为基本完好;B为道板面上存在接缝和裂缝;C为局部道板底脱空,道板局部断裂或碎裂; 事件五:项目部按两个施工队同时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计划显示挖孔桩施工需57天完工,施工进度计划见表1-2,为加快工程进度,项目经理决定将 9 、10、11、12 号桩安排第三个施工队进场施工,三队同时作业。
事件一中,项目部改变施工部署需要履行哪些手续?
写出事件二中专项施工方案被退回的原因。
补充事件三中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护的技术要求。
事件四中,在加铺沥青混凝土前,对C状态的道板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事件五中,画出按三个施工队同时作业的横道图,并计算人工挖孔桩施工需要的作业天数。
(五)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城区防洪排涝应急管道工程,受环境条件限制,其中一段管道位于城市主干路机动车道下,垂直穿越现状人行天桥,采用浅埋暗挖隧道形式;隧道开挖断面3.9m×3.35m,横断面布置如图5所示。施工过程中,在沿线3座检查井位置施作工作竖井,井室平面尺寸长6.0m,宽5.0m。井室、隧道均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为钢格栅+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二衬为模筑混凝土结构,衬层间设塑料板防水层。隧道穿越土层主要为砂层、粉质黏土层,无地下水。设计要求施工中对机动车道和人行天桥进行重点监测,并提出了变形控制值。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浅埋暗隧道下穿道路专项施工方案,拟在工作坚井位置占用部分机动车道搭建临时设施,进行工作竖井施工和出土,施工安排3个坚井同时施作,隧道相向开挖以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区域,项目部采取了以下环保措施: 对现场临时路面进行硬化散装材料进行覆盖。 临时堆土采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夜间施工部进行露天焊接作业,控制好照明装置灯光亮度。
根据图5分析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工作竖井施工前项目部应向哪些部门]申报、办理哪些报批手续。
给出下穿施工的重点监测项目,简述监测方式。
简述隧道相冋开挖贯通施工的控制措施。
结合背景资料,补充项目部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二衬钢筋安装时,应对防水层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背景资料:
甲公司中标某城镇道路工程,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全长560m,横断面型式为三幅路,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路面面层结构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40mmSMA-13,中面层为厚60mmAC-20,下面层为厚80mmAC-25。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甲公司将路面工程施工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乙公司施工,建设单位发现后立即制止了甲公司的行为。
事件二:路基范围内有一处干涸池塘,甲公司将原始地貌杂草清理后,在挖方段取土一次性将池塘填平并碾压成型,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甲公司返工处理。
事件三:甲公司编制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以下要点:
1)上面层摊铺分左、右幅施工,每幅摊铺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案,2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推进,并保持摊铺机组前后错开40~50m距离。
2)上面层碾压时,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3) 该工程属于城市主干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结束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终压完成后拟洒水加快路面的降温速度。
事件四:确定了路面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及检验方法。
事件一中,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的分包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
指出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写出事件四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原材料除外)及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