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为( )。
拱桥拱肋采用缆索吊装法施工时,各段拱肋松索的先后顺序是( )。
下列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中,属于物理勘探法的是( )。
下列公路工程设计变更中,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的是( )。
毫秒微差爆破施工中,单孔装药量的计算参数有( )。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位于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方路网发达,交通运输较为便利。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主线长15km,起讫桩号为Kl5+000~K30+000,行车道宽度为3.75m。主要工程内容有:水稳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及路面排水等。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路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监测监控等。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部按照要求进行了方案交底。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向X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Y共同签字确认。 事件2:路面各层施工时,项目部投人以下主要机械设备:水稳拌合站、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纤维投放机、运输车、装载机、摊铺机、压路机、水泥浆洒布车、振动夯实机、智能沥青洒布车等。K17+100~K17+500段基层在养生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经弯沉检测,结构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了防止后期发生质量病害,技术人员采取了灌缝处理措施。 事件3:面层施工中,施工单位的部分做法如下: ①中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完成了成品改性沥青的招标工作,择优选择了一家实力较强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要求供货单位供货时需提供有关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两份技术资料: ②中面层施工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当日摊铺作业结束后,采用斜接缝设置横向接缝: ③上面层沥青玛王帝脂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较高,在正式开始上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选取了200m路段作为试验段,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 事件4:K20+000~K25+000段具备先行施工条件.施工单位决定将该段底基层、基层划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持续时间见表1。待基层施工完成后,对下、中、上面层不分段组织顺序作业,各层施工时间均为4d。底基层与基层、基层与下面层之间的技术间歇均为4d。
补充事件1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的另外两项主要内容。写出X、Y的名称。
补充事件2中路面各层施工时还需要的机械设备。写出基层收缩裂缝处理的其他两种措施。
写出事件3①中两份技术资料的名称。逐条判断②、③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根据事件4中的巳知条件,计算K20+000~K25+000段路面施工工期(单位:d), 复制图2到专用答题卡上,并完善基层与下面层的横道图。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跨堤桥梁工程,该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径布置为48m+80m+48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顶宽14.5m,底宽7.0m,箱梁高度由6.0m渐变到2.5m。施工单位组建了项目经理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在详细踏勘现场后,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要求由上部结构劳务分包单位编制挂篮专项施工方案.项目经理部再按规定进行报批。 事件2:项目经理部经过分析比选,决定上部结构悬臂浇筑挂篮采用菱形挂篮,挂篮如图3所示,强调挂篮与悬浇梁段混凝土的重量比不宜大于A.且挂篮的总重应控制在设计规定的限重之内,并对挂篮中构件B、C、D的质量作了特别要求。
事件3:项目总工程师在挂篮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强调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E,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F,当采用混凝土龄期代替弹性模量控制时应不少于G天,两端张拉时,各千斤顶之间同步张拉力的允许误差宜为H。 事件4:挂篮施工进行到5号梁段,浇筑完混凝土后拆除内模板时发现腹板部分位置存在厚度不均缺陷,项目经理部经过认真分析,找出了造成缺陷的可能原因,包括模板设计不合理、箱梁模板产生位移(模板没有固定牢固,使内、外模板相对水平位置发生偏差)等模板本身及施工方面的原因。
改正事件1中的错误做法,并说明挂篮专项施工方案须经过哪些审批流程方可实施?
事件2中A值为多少?写出构件8、C、D的名称。
写出事件3中E、F、G、H的数值。
补充事件4中还可能存在的模板本身及施工方面的原因(要求只写出三个)。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洞起讫桩号为ZK4+120~ZK5+435,右洞起讫桩号为K4+125~K5+445,隧道围岩等级为Ⅲ、Ⅳ级。右洞进洞口处仰坡陡峻,采用的洞门如图4所示。K4+430~K4+455(ZK4+440~ZK4+475)、K4+525~K4+545(ZK4+540~ZK4+565)为低瓦斯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初喷混凝土;②打设锚杆;③架立钢架;④挂钢筋网;⑤复喷混凝土。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了防治瓦斯的专项施工方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和作业要点手册等文件。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隧道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激光隧道界限测量仪测定了隧道断面的超欠挖,提出欠挖控制要求及处理措施: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等位置严禁欠挖;对于其他位置,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每1m2内欠挖面积不宜大于0.1m2,欠挖隆起量不得大于c值:当欠挖面积及隆起量较大时,采用补炮措施进行处理。 事件2:针对低瓦斯隧道施工,施工单位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如下: (1)在开挖工作面装药前、爆破前和爆破后,瓦检员、技术员和电工应同时检查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甲烷浓度。 (2)每次爆破通风达到规定时间后,当甲烷浓度小于1%,一氧化碳浓度小于1.5%时,方可解除警戒,允许施工人员进入作业面。 (3)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通风管,风管安装应平顺,接头严密,每100m平均漏风率不应大于2%。
图4中所示的隧道洞门属于哪一种类型?写出构造物A、B的名称。
根据背景资料中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写出正确的初期支护施T.N序(用编号表示,如①②……)。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还应编制哪些文件?
事件1中,隧道开挖时还有哪个位置严禁欠挖?C值为多少mm?采用技术人员提出的措施处理欠挖时.对欠挖部位通常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逐条判断事件2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技术要求。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6+280~K13+109。公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路基填挖方量较大。其中K8+570~K9+066段为填石路堤,填料以中硬石料为主。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项目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采用双信封形式密封,第一信封为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第二信封为报价文件。报价文件应包括投标函等内容。某施工单位按照要求提交了投标文件和投标保证金,最终顺利中标。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5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填石路堤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试验路段施工,通过试验确定了压实工艺主要参数、质量控制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等。其中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包括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碾压遍数等:填石路堤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一填料检验合格一填料装运一M一边坡码砌一局部找平、细料补充一N一质量检验。 事件2:施工组织设计中,填石路堤施工技术要求部分内容如下:①中硬岩石可以用于路堤填筑,不得用于路床填筑;②压实机械选用自重大于18t的振动压路机;③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0mm,其中小于5mm的细料含量应不小于20%;④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应基本同步进行。 事件3:填石路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检验实测项目有压实、弯沉、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坡度和平顺度等。根据规范,压实质量采用指标x进行控制,同时每填高3m,还检测了Y和宽度。 事件4: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①因业主未能按时提供图纸,导致工作H停工12d,同时导致施工单位一台自有机械窝工12个台班.该机械每台班折旧费400元、检修费与维护费470元、动力燃料费280元;②因设计变更,工作c的工程量由5000m3增加至6000m3;③因业主供应的某主要材料检验不合格,导致工作F开始时间推迟10d,同时导致施工单位一台租赁机械窝工10个台班,该机械每台班租赁费1000元、动力燃料费360元。施工单位分别就以上3个情形向业主提出机械使用费和工期索赔。
补充背景资料中报价文件还应包括的两项内容。投标保证金有哪些形式?
事件1中,补充试验路段还应确定的压实工艺参数。写出工序M、N的内容。
逐条判断事件2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技术要求。
事件3中,补充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写出指标x、检测项目Y的名称。
事件4中,计算机械使用费索赔金额。每种情形下工期索赔各是多少天?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长度为12.2km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7+370一K7+740通过滑坡体前缘,滑坡体长约370m,宽约650m,厚14.1~28.5m,属于大型滑坡。路线在滑坡体前缘以挖方路基的形式穿过。 施工图设计处理挖方路段右侧的滑坡段采用抗滑桩板墙进行加固,抗滑桩为钢筋混凝土悬臂桩,桩截面尺寸为2.0m×3.0m.桩长22m~30m,桩间距5.0m。抗滑桩内侧设桩板挡土墙,抗滑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安装,长4.8m、高0.5m、厚0.4m。路基横断面如图6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做法如下: ①根据现场用电设备情况等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②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与二级保护系统; ③停电操作顺序严格按照总配电箱一分配电箱一开关箱的顺序进行; ④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管理措施。 事件2:施工单位编制了抗滑桩施工方案,采用的施工工序如图7所示。
桩孔开挖采用人工开挖,要求分节开挖。逐节支护。围岩较松软、破碎或有水时,分节应适当缩短。分节处应错开土石层变化和滑床面处。桩孔采用锁口及护壁进行支撑,第一节锁口段护壁高1.5m,其上面0.8m高度范围内护壁厚50cm,高出地面30cm。锁l5以下每开挖1.0m浇筑护壁直至孔底:锁Vl及护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孔平面位置等,如有偏差应及时纠正。施工方案编制后,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审核了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 事件3:在全线开工前,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进行了路堑高边坡工程等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评估方法采用专家调查评估法,并形成了总体风险评估报告,K7+370~K7+740高边坡路段风险等级达到Ⅳ级。
图6中,构造物A与构造物8的名称分别是什么?C值为多少?
逐条判断事件1中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写出图7中工序M、工序N的内容。
针对该抗滑桩的桩孔开挖,写出在背景资料中未提及但需配置的3种施工机械。桩孔开挖过程中,为保证开挖精度,还应经常检查哪些项目?
补充事件2中锁口在桩孔施工中的3个主要作用。
事件3中,总体风险评估方法还可以采用何种方法?K7+370~K7+740高边坡路段还应在何时进行何种风险评估?该评估工作费用应在项目何种费用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