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防洪标准与洪灾造成的损失大小有关。根据评估结果,某新建大型露天矿在遭受 洪灾时的损失和影响较小,恢复生产快。该矿应该釆取的防洪标准至少为洪水重现期 ( )年。
某铜矿采用竖井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年产原矿30X10⁴t,服务年限30 a, 最终产品为铜精矿和硫精矿。矿山设有日处理1200 t原矿的选矿厂和总库容450X104 m³、 坝高36 m的尾矿库。 2021年3月1日,该矿启动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主要负责人王矿长指定张副矿长全 面负责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该矿先后完成了员工安全标准化知识培训、安全标准化策划和制度文件起草等工作。 2021年7月28日,王矿长签发了安全标准化制度文件,明确制度文件自发布之日起 施行。2022年1月10日至12日,该矿实施了安全标准化自评,编制了自评报告,自评等级为三级。 2022年9月,受委托的某安全标准化评审机构对该矿安全标准化进行现场评审。评审 发现:(1)未制定安全例会制度和许可作业审批制度;(2)未发现安全生产现状评估记录;(3)未见马头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马头门安全门未与提升机联锁;(4)尾矿库坝面巡查记录有缺失;(5)部分检修、吊装作业现场无警示标志;(6)仅有1条排水 管路,与设计要求不符;(7)井下巷道和采场风量、风速、风质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8)井下掘进工作面存在盲炮;(9)尾矿库排水斜井盖板局部坍塌;(10)最新的反风试 验记录为2020年6月;(11)现状图与实际严重不符等。评审机构随即中止此次安全标准 化评审,建议该矿做好事故隐患和安全标准化不符合项整改工作,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该矿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运行存在的问题。
提出该矿达到三级安全标准化的整改措施。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矿安〔2022〕88号),指出该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根据评审机构发现的问题,指出该矿安全标准化需要加强运行管理的要素。
某矿尾矿库属平地型,20世纪60年代末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经三次加高扩容后,尾 矿库总坝高为28. 0 m,总库容约1600X104m³。根据以往工程勘察资料和补充工程勘察结 果,该矿编制了第四次尾矿库加高扩容方案,并于2020年5月11日开始坝体加高施工。 2020年5月25日12时许,尾矿库西北坝段发生溃坝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失联。 溃坝事故发生后,该矿立即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金力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和 事故善后工作。当日15时,事故所在地市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赶到现场,启动事故调 查工作。 经调查统计,本次事故造成尾矿输送管路损失370万元、坝体工程损失1700万元、 在建工程损失13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54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0万元、停产损 失3200万元。 事故调查组发现,该矿尾矿车间安全培训、班前会等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全面、治 理不到位。调查组查阅了尾矿库生产运行记录以及历次加高扩容设计施工方案,未发现有 关坝基存在隐患的记录。 为进一步查明溃坝原因,事故调查组安排施工了 2个工程勘察钻孔。经与原有工程勘 察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坝区原始地形以下30〜50 m存在未发现的采空区。事故调查组从 尾矿车间退休人员处了解到,第三次加高后在库区听到过沉闷的放炮声,矿山曾派管理人 员跟班调查但未发现问题,对此主要负责人未进一步深究。事故调查组走访得知,库区下 部存在矿体,周边矿山在多年前越界进入该区域进行过采矿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判定该起事故的等级。
给出该尾矿库第四次加高扩容前的等别并说明理由。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提出防范此类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措施。
某露天铁矿采用矿车一破碎一胶带半连续运输开拓方式开采,年采出矿石量1100X10⁴t, 剥离岩石3200X10⁴t生产台阶高度15 m,最终台阶坡面角65°,边坡总高度450 m。 2010年以前,+30m平台以上采用φ310mm钻机穿孔,深孔爆破,形成的最终台阶坡面较破碎、平整度差。胶带运输系统路基所在边坡上方局部岩体破碎、易风化,基性脉 岩发育,地下水丰富,构造面倾角45°〜50°、倾向与边坡同向。2011年以后,该矿山实施 预裂爆破,减少了坡面破碎,提高了坡面平整度。 矿区四季气温变化大,雨量充沛。2020年8月中旬,该矿区连续6天降雨,其中第5天持续降雨17小时,降水量达到115 mm,胶带运输系统上方+150 m〜300m最终边坡 出现两处坍塌,巡查边坡的1名职工被砸成轻伤。 经查,该露天铁矿边坡安全管理制度中,要求相关人员在雨前、雨中、雨后对边坡进行全面检查,但对检查路线、检查方式未做具体规定;矿山危险告知警示牌设置不规范;上部最终台阶坡面较破碎、平整度差的问题长期存在;对边坡安全隐患排查的教育培训不足;没有明确强降雨和暴风雪条件下边坡安全管理措施;局部未形成排水系统;个别地段排水设施淤塞;在采场固定帮设有监测点,每月监测一次;滑坡区域实际最终台阶坡面角约70°,已形成的最终边坡高度为240m。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指出该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指出该矿在边坡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该矿发生边坡坍塌的内在因素。
针对该起边坡坍塌事故,提出该矿在边坡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该矿防范此类边坡坍塌事故的整改措施。
甲矿矿床为单一磁铁矿,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各中段作业地点辅以局部通风机进行 压入式通风。该矿与某井建公司签订了采掘工程承包协议。302采场采用留矿采矿法开 采,是井建公司作业地点之一。310主巷装有一台局部通风机,风流经东人行天井压入 302采场,由西人行天井排出采场。 2020年7月15日凌晨4时,井建公司丙班作业人员进入302采场进行钻孔爆破作业。 作业前,302采场的7号漏斗至8号漏斗之间有爆落的矿石堆积,采场空顶高度仅0. 7 m, 采场通风不畅。爆破作业后,7号漏斗至8号漏斗之间的矿石堆积进一步增加,最终造成 采场风流阻断,炮烟积聚无法排出,逐渐蔓延扩散至西人行天井中下部。 当日20时30分,井建公司丁班3名作业人员由东人行天井进入302采场进行场地平 整作业。约半小时后,井建公司值班人员发现3名作业人员倒在地上,立即召集在附近作 业的5名井建公司人员前去救援。其中4人由西人行天井进入302采场,1人在西人行天 井底部等待。进入采场进行施救的4人先后倒地,位于西人行天井底部的1人也因吸入炮 烟而倒地。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78万元。 事故调查报告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复结案后,依法追究了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