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需风量为400m³/min,局部通风机所在的煤层巷道断面积为10m²,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为500m³/min,为保证正常通风,局部通风机所在巷道配风量至少应为()m³/min。
某低瓦斯矿井一采区内有1个回采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和1个采区变电所,需风量分别为1500m³/min、600m³/min、300m³/min。掘进工作面与回采工作面之间为串联通风,采区其他地点需风量为400m³/min,为保证采区正常通风,该采区需风量至少应为()m³/min,
某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Mt/a,单一水平生产,矿井含水层为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良好,顶板砂砾岩层单位涌水量为1.2L·s-1·m-1,井田及周边老空水分布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80m³/h,最大涌水量为360m³/h。该矿遵循“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防治水原则,实施了七项综合配套防治措施。 矿井中央排水系统配有工作水泵1台,型号为MD280-65X9,备用水泵2台,型号为MD155-67X8,φ219mm排水管路2趟,φ273mm排水管路1趟,主副水仓各1个,主水仓容量776m³,副水仓容量467m³,水仓总容量为1243m³。2021年4月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显示:MD280-65X9型水泵的排水能力为220m³/h,2台MD155-67X8型水泵排水能力均为110m³/h,MD280-65X9型水泵和2台MD155-67X8型水泵的联合排水能力为420m³/h。 2021年8月,当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检查发现:该煤矿最近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时间为2017年5月,报告修订明显不及时,且在防治水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只建立了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和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补充该矿应建立的其他四项防治水制度。
判断该矿水文地质类型,并说明依据。
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列出该矿七项防治水综合配套措施。
计算并判断该矿水泵排水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某煤矿为斜井开拓,开采4号煤层,煤层厚度为7.28~9.45m,地质构造中等,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42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施工工艺采用综掘机沿底掘进,皮带运输机运输。支护方式为锚杆、金属网配合锚索和T型钢带,锚杆间排距为920mmX1000mm,每间隔一排布置两根锚索,锚索距巷道上、下帮各1m处布置,锚索长度为9.2m。 2021年6月10日9时30分,当班班长发现,42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迎头后方60m处设置的顶板离层监测仪读数变化超过10cm,锚索测力计数据急剧增加,顶板淋水加大、下沉明显、出现多处裂缝,遂安排3人补打锚杆加强顶板支护,其他人员正常开展掘进作业。11时30分,班长在巡视过程中听到一声巨响,发现4203运输巷皮带运输机停止运转,立即赶往42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迎头查看情况,行至距掘进工作面迎头约65m处,发现巷道大面积冒顶,立即向矿调度室电话汇报。该矿随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了事故报告。 经事故调查,冒顶发生在42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迎头后方50m处,冒顶段长度约15m。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4203运输巷布置在上部煤层区段煤柱下,冒顶及周边区域顶板发育有富水性较强的含水层,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掘进队未能及时调整支护方式。事故造成2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列出4203运输巷发生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列出锚杆支护的三种作用机理。
列出煤矿应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的事故内容。
简述防止此类管顶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A煤矿为设计生产能力5Mt/a的新建矿井,地面平均标高+1210m,开采水平标高+750m,煤层平均倾角5°。3号煤层和5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中3号煤层为当前开采煤层,平均厚度4.5m,煤层及顶板柱状图如图1所示。 该矿布置有一、二采区两个生产采区,一采区有1301综采工作面,二采区有2301运榆巷和回风巷两个掘进工作面,均位于井田东部,与B煤矿相邻,采掘工程平西图如图2所示。
经鉴定,A煤矿为高瓦斯矿井,3号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5号煤层为自燃煤层,煤尘不具有爆炸性,未开展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矿井正常涌水量600m³/h,最大涌水量1300m³/h。B煤矿条件与A煤矿相似,2年前曾发生顶板透水淹没采区事故,并曾因越界开采被煤炭行业监管部门处罚。 A煤矿整体承包给M公司生产经营,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煤矿五职矿长齐全,配有通风和机电两名副总工程师,设有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安全科等管理部门,其中生产技术科仅有1名兼职人员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M公司因人员暂时短缺,将煤巷掘进工程承包给N公司,并与其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探放水工作由掘进队负责。 2022年3月20日,矿山安全监察部门检查发现:①23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已施工至距离井田边界150m处,但未编制探放水设计和开展探测工作,未编制水害专项应急预案;②3月19日中班1301综采工作面正常生产过程中回风巷瓦斯浓度曾达到1.2%;③主水仓工作水泵未进行联合排水实验;④1301综采工作面上隅角CO传感器悬挂位置不当;⑤主运输皮带机温度监测装置失效;⑥230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个别锚杆预紧力不足;⑦支护工使用普通钻机进行探放水;⑧该矿与相邻的B煤矿有技术交流,凭图纸判断两煤矿不存在越界开采,未开展相关验证工作;⑨两个采区的回风巷直接串联,未设置专用回风巷。 针对上述问题和隐患,矿山安全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建议A煤矿根据《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要求,建立矿井水害预警系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应急[2020]93号),列出A煤矿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根据《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指出A煤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指出A煤矿在防治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列出A煤矿水害应急专项预案应包括的内容。
根据《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简述A煤矿水害预警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