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公路所采用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是()。
采用夹片式带有自锚性能的锚具,其后张法张拉程序正确的是()。
软土鉴别的指标有()。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的路基工程,路基宽度12m,其中设计有1250m的填石路堤,其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填石路堤施工前,施工单位选择了地质条件,路基断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K32+430~K32+530段铺筑了填石路堤试验路段,填料均取自主线K32+010~K32+300段路堑爆破的石灰岩石渣,对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40~55MPa之间,属于中硬岩石。 通过路堤试验段施工,施工单位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段填石路堤施工的方案,确定了满足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的机械组合以及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沉降差,孔隙率等相关差数与指标,填石路堤机械配置见表1
事件二:施工中,为控制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和减少摊铺工作量,施工单位根据车辆配置和试验路段获取的松铺厚度50cm计算出填石路堤填前正方形网络尺寸。并用石灰粉划分成方格网,采用两边挂线施工以控制松铺厚度,每格上料一车。 事件三:针对设计图要求码砌的2m厚块石工程量,施工单位提出需按干砌块石来单独计量,而监理单位则要求同路基中的填石一起均按填石路堤计量。 事件四:在填石路堤质量检验过程中,施工单位实测的项目有:压实,纵断高程、 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边坡坡度。
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填石路堤试验路段选择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补充事件一中路堤试验段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写出图1中A、B两处部位的名称,写出表1中机械设备C的名称与作用。
计算事件二中填石路堤填前正方形网格每一格的边长。(单位:m,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做法哪个正确?说明理由。
事件四中填石路堤实测项目中的漏项。写出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其中1号桥梁起讫桩号为K30+500~K30+596,桥型立面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桥为单向双室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浇灌式桥墩,轻型桥台,桥梁纵坡为1%,2号墩承台尺寸为8×3.6×3.5m(横桥向×纵桥向×高)。地下水位高程为953.0m,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支架现浇施工。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2号墩地下水位较高,根据2号墩处地质资料,其承台基坑开挖时采取坑壁加固措施。 事件二:“1号桥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了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1)......;(2)......;(3)......;(4)......;(5)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6)墩身与承台连接处混凝土裂缝控制;(7)墩身实心段混凝土裂缝控制。 事件三: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项目部编制了“1号桥现浇梁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中支架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 A→模板系统安装→B→钢筋、预应力筋安装→C→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D→落架、模板支架拆除。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的“1号桥现浇梁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即开始实施。
写出图2中构造物M的名称。
事件一中,2号墩承台施工宜采用哪两种坑壁支护方式?
写出事件二中薄壁墩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1)、(2)、(3)、(4)的内容。
写出事件三中工序A、B、C、D的名称。
事件四中,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的审批程序。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长度10km的路面工程,该路面工程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单位中标后,项目负责人立即授权人员进场。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路面施工方案,其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喷洒透层油时,施工技术要求如下: (1)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车,按设计喷油量分两次均匀洒布。 (2)透层油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在表面形成油膜。 (3)气温低于10℃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4)透层油洒后应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24h后才能摊铺上层。 (5)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应将局部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透层油清除。 事件二:施工单位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了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等指标,且通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评价了沥青混合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抗塑性变形的能力等指标。 事件三:参与项目施工的施工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施工单位对施工设备建立了管理台账,每台设备进行了归档,主要归档内容如下: (1)设备的名称、类别、数量、统一编号。 (2)产品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其他证明材料)。 (3)《大、中型设备安装、拆卸方案》《施工设备验收单》及《安装验收报告》。
写出图3中工艺A、B、C的内容。(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调试、批准配合比”中选择)
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的施工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的施工技术要求。
写出事件二中马歇尔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指标。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设备归档的内容补充三项。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单洞隧道工程,隧道长度300m,建筑限界净高5m,净宽9m,无紧急停车带。隧道围岩等级为III级和IV级,其中I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开工前,施工单位在当地招用了部分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和方式等内容,并将劳动合同报有关单位备案。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监控量测方案中确定了洞内外观察、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钢架内力及外力等监控量测项目,并明确了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在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中给出了位移管理等级,见表4。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用水量时,考虑了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浴池用水、消防用水、衬砌用水(包括拌和、养护和冲洗等用水)、喷雾洒水用水等因素的耗水量, 并在洞口上方砌筑了一座高压水池。 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了交工验收,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为85分。通车试运营2年后,项目法人按竣工验收工作程序及时组织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的评分为86分,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鉴定得分为82分。
图4中,构造物A表示什么?按跨度进行分类,该隧道属于哪种类型?
根据《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背景资料中的劳动合同应报哪些单位备案?
事件一所列的监控量测项目中,哪些属于选测项目?指标U0表示什么?写出施工状态B的内容。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还应考虑哪些施工设备用水的耗水量?(列出2种)
改正背景资料中竣工验收时的错误做法。计算该隧道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值。为何种质量等级?(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