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强化试卷一
试卷总分: 150及格分数: 70试卷总题: 33答题时间: 120分钟
1
[单选题]
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
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
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C.
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D.
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收藏
纠错
2
[单选题]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
A.
转变教育观念
B.
转变学生观
C.
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D.
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收藏
纠错
3
[单选题]
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A.
综合性取向
B.
选拔性取向
C.
发展性取向
D.
同一性取向
收藏
纠错
4
[单选题]
()也称主动性,表现在学生能根据一定的目标或要求,自行采取相应的态度或行动。
A.
独立性
B.
自觉性
C.
创造性
D.
自主性
收藏
纠错
5
[单选题]
教师角色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B.
家长意见
C.
社会舆论
D.
领导批评
收藏
纠错
6
[单选题]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表明对待同事和学生要做到()。
A.
相互尊重与体谅
B.
相互交流与沟通
C.
相互竞争与合作
D.
相互团结与友爱
收藏
纠错
7
[单选题]
()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A.
他人价值
B.
个人价值
C.
社会价值
D.
成就价值
收藏
纠错
8
[单选题]
孙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孙老师()。
A.
善于自我反思
B.
缺乏探索精神
C.
缺乏问题意识
D.
善于自我暗示
收藏
纠错
9
[单选题]

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

A.

善于自我反思

B.

缺乏探索精神

C.

善于引导学生

D.

缺乏问题意识

收藏
纠错
10
[单选题]
某市一些小学周围。有很多以小学生为服务对象的牙齿护理工作室。为了招揽更多学生,老板将做过牙齿护理的学生实例张贴在学校附近建筑物上。这种行为()。
A.
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B.
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C.
有违商业道德,应处以行政拘留
D.
司法部门应依法对老板店铺进行查封
收藏
纠错
11
[单选题]
“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这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
受教育的权利
B.
生存的权利
C.
安全的权利
D.
受尊重的权利
收藏
纠错
12
[单选题]
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相应职责,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
A.
民事处分
B.
民事处罚
C.
行政处分
D.
行政处罚
收藏
纠错
13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
管理学生权
B.
教育教学权
C.
学术自由权
D.
民主管理权
收藏
纠错
14
[单选题]
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A.
外表美
B.
道德美
C.
风格美
D.
形体美
收藏
纠错
15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A.
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
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
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
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收藏
纠错
16
[单选题]
一位历史学家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是()。
A.
罗斯福和列宁
B.
丘吉尔和斯大林
C.
罗斯福和邓小平
D.
杜鲁门和戈尔巴乔夫
收藏
纠错
17
[单选题]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

开始使用铁器

B.

注重精耕细作

C.

尚未推广牛耕

D.

雇佣关系盛行

收藏
纠错
18
[单选题]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儒教
B.
清真教
C.
道教
D.
佛教
收藏
纠错
19
[单选题]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世界称为“东方瓷园”。江西省()是中国的“瓷都”。
A.
乌镇
B.
石湾镇
C.
宏村
D.
景德镇
收藏
纠错
20
[单选题]
在我国既是农历节日又是节气的是()。
A.
清明
B.
谷雨
C.
中秋
D.
重阳
收藏
纠错
21
[单选题]
下列诗人与称号对应不符的是()。
A.
李白——“诗仙”
B.
李贺——“诗鬼”
C.
白居易——“诗魔”
D.
刘禹锡——“诗圣”
收藏
纠错
22
[单选题]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画家时代最早的是()。
A.
阎立本
B.
唐寅
C.
郑板桥
D.
文徵明
收藏
纠错
23
[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是()。
A.
伦敦
B.
巴黎
C.
罗马
D.
维也纳
收藏
纠错
24
[单选题]
陈、张、王、李、宋五个学生参加中考,他们成绩之间的关系是:王没有张高,宋没有李高,陈高于张,而李不如王高,则成绩最高的是()。
A.
B.
C.
D.
收藏
纠错
25
[单选题]
在Excel中,如果没有预先设定整个工作表的对齐方式,则字符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自动以()方式存放。
A.
左对齐,右对齐
B.
右对齐,左对齐
C.
中间对齐,右对齐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收藏
纠错
26
[单选题]
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用U盘拷贝,用于自己复习。这表明多媒体课件具有()特点。
A.
丰富的表现力
B.
极大的共享性
C.
良好的交互性
D.
携带方便
收藏
纠错
27
[单选题]
在Windows的“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功能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搜索图片、音乐或视频
B.
可以按计算机名搜索网络上计算机
C.
不可以搜索隐藏的文件或文件夹
D.
可以按文件被修改的日期进行搜索
收藏
纠错
28
[单选题]
在Windows中,排列桌面项目图标的第一步操作是()。
A.
在任务栏空白区中单击鼠标右键
B.
在桌面空白区中单击鼠标右键
C.
在桌面空白区中单击鼠标左键
D.
在任务栏空白区中单击鼠标左键
收藏
纠错
29
[单选题]
关于Word打印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打印格式由Word自己控制,用户无法调整
B.
在Word开始打印前可以进行打印预览
C.
Word的打印过程一旦开始,在中途无法停止打印
D.
Word每次只能打印一份文稿
收藏
纠错
30
[简答题]

某学校四名六年级女生集体服食老鼠药自杀。经抢救,两名女生不幸身亡,一名女生成植物人,一名女生有幸脱离危险。经过调查发现:这个班刚经过了一场期中考试,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号,这四名女生排在了最后一排,她们经过商量决定集体自杀,并写了一封信给老师:“老师,我们的自杀不怪您,是我们没考好没脸面对家人,如果学校责怪您,就请您把这封信给校长,我们不后悔。”

收藏
纠错
问题:
1、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未作答
31
[简答题]

材料: 雾霾下的中国不美丽 这几天,多个城市再度被雾霾笼罩。这似乎已成常态的雾霾天气,让民众很焦心。恶劣的空气质量不再只是一个警告,而是已成切实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雾霾的侵袭下,走进了医院。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让人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 事实上。雾霾的影响,已不仅仅伤害人的健康。看看媒体上那些占据主要版面的报道吧: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指示下停工……这是一幅多么乱哄哄的图景。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条死路。环保部门须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力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前者涉及的是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后者则跟环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联系在一起。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是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一己之政绩而不顾环境者,仍会存在;为一企业之利益而阻碍治理的力量。仍会存在;环境系统中为小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执法不严的情形,仍会存在。对抗环境污染,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挑战,其中一定夹杂着许多人为的、利益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审视。汽车尾气污染量的下降,显然有赖于每一个车主的努力。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早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很多人总想着“搭便车”,由别人来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结果,少有人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标也往往成为泡影。呼吁全民为治污担起责任的时代命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理念,并将理念转成实践。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是打破纠结、直面环境挑战的时候了!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有改动)

收藏
纠错
问题:
1、

雾霾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未作答
2、

联系全文,请谈谈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未作答
32
[简答题]

材料: 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请早。谢谢各位捧场。”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他说:“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恩! (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

收藏
纠错
问题:
1、

赏析画线句子:“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未作答
2、

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作者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未作答
33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地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收藏
纠错
问题: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
简答题(每题23分,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