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监理单位承担了一工业项目的施工监理工作。经过招标,建设单位选择了甲、乙施工单位分别承担A、B标段工程的施工,并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分别和甲、乙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建设单位与乙施工单位在合同中约定,B标段所需的部分设备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乙施工单位按照正常的程序将B标段的安装工程分包给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在采购B标段的锅炉设备时,设备生产厂商提出由自己的施工队伍进行安装更能保证质量,建设单位便与设备生产厂商签订了供货和安装合同并通知了监理单位和乙施工单位。 事件2:总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反馈信息及质量记录分析,对A标段某部位隐蔽工程的质量有怀疑,随即指令甲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要求剥离检验。甲施工单位称:该部位隐蔽工程已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若剥离检验,监理单位需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并相应延长工期。 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对B标段进场的配电设备实行检验时,发现由建设单位采购的某设备不合格,建设单位对该设备实行了更换,从而导致丙施工单位停工。因此,丙施工单位致函监理单位,要求补偿其被迫停工所遭受的损失并延长工期。
请画出建设单位开始设备采购之前该项目各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图。
在事件1中,建设单位将设备交由厂商安装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在事件1中,若乙施工单位同意由该设备生产厂商的施工队伍安装该设备,监理单位应该如何处理?
在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试分析剥离检验的可能结果及总监理工程师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事件3中,丙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应该向监理单位提出?为什么?对该索赔事件应如何处理?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项目的招标人于2010年10月11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A、B、C、D、E五家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其中说明,2010年10月17日、18日9~16时在该招标人总工程师室领取招标文件,2010年11月8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该五家承包商均接受邀请,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承包商A在送出投标文件后发现报价估算有较严重的失误,遂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10分钟递交了一份书面声明,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开标时,由招标人委托的市公证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由于承包商A已撤回投标文件,故招标人宣布有B、C、D、E四家承包商投标,并宣读了该四家承包商的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本系统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1人、外系统技术专家1人、经济专家1人。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要求B、D两投标人分别对其施工方案作详细说明,并对若干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其提出具体、可靠的实施措施。作为评标委员的招标人代表希望承包商B再适当考虑一下降低报价的可能性。 按照招标文件中确定的综合评标标准,四个投标人综合得分从高到低的依次顺序为B、D、C、E,故评标委员会确定承包商B为中标人。由于承包商B为外地企业,招标人于2010年11月10日将中标通知书以挂号方式寄出,承包商B于2010年11月14日收到中标通知书。 由于从报价情况来看,四个投标人的报价从低到高的依次顺序为D、C、B、E,因此,从2010年11月16日~12月11日,招标人又与承包商B就合同价格进行了多次谈判,结果承包商B将价格降到略低于承包商C的报价水平,最终双方于2010年12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从招标投标的性质看,本案例中的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从所介绍的背景资料来看,在该项目的招标投标程序中在哪些方面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请逐一说明。
某监理单位通过招标方式取得了某项目的施工监理任务,监理机构编制了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判定某楼层柱子混凝土强度时,强度等级不足。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承包商绘制出了如图3-1所示的因果分析图。
监理工程师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种情况: (1)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应业主建议承包商决定将桩基础工程分包给一家专业基础工程公司; (2)该工程质量要求高,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工程师要严把主要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关; (3)建设单位要求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关,要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4)建设单位要求必须确保所使用的混凝土拌合料、砂浆材料和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及承重焊缝的强度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 (5)在附属道路的修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路基填筑质量没有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及时下了暂停施工令,并要求返工。但是,承包商对此采取拖延策略,拒不整改,反而通过有关方面做监理工程师的说服工作而同意不返工,双方僵持不下,持续很久,影响了工程正常进行; (6)在进行某层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土建监理工程师获悉该层楼板钢筋施工虽然已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签证,但其中埋设的电气暗管却未通知电气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此时,混凝土已浇筑了全部工程量的1/5。
请完善上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因果分析图;并指出关键因素。
针对上述几种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当分别运用什么手段保证质量?
在什么情况下,总监理工程师有权下达停工令,及时进行质量控制?
某工程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某投标人确定的投标报价中,分部分项工程费为1200万元,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占50%,单价措施项目费为300万元,其中人工费与机械费占40%。总价措施项目费按照可计量部分的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的2%计取,其他项目费为20万元,规费费率为7%,增值税税率为9%。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规定,计算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某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其中某分项工程A清单工程量为20000m³,综合单价为80元/m³。招标文件中关于结算的条款中列明,该分项工程完成后结算,非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变动范围15%以内时执行原综合单价,工程量增加超过15%以外的部分,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工程量减少超过15%以外的部分,综合单价调整调增10%。由于建设单位造成的施工单位人员窝工的,窝工费50元/工日,机械闲置费200元/台班。 事件1:由于设计变更,A分项工程新增工程量4000m³,该设计变更业主批准,经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指令。 事件2:由于事件1的设计变更,导致施工单位某专业工种人员窝工500工日,机械闲置100台班。人员窝工与机械闲置得到项目监理机构确认后,施工单位提出了有关索赔报告。
事件1中,新增工程量后的工程款是多少?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事件2中,指出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索赔费用是多少?
某工程,监理单位承担了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任务。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的部分建议如下:(1)省外投标人必须在工程所在地承担过类似工程;(2)投标人应在提交资格预审文件截止日前提交投标保证金;(3)联合体中标的,可由联合体代表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4)中标人可以将某些非关键性工程分包给符合条件的分包人完成。 事件2:施工合同约定,空调机组由建设单位采购,由施工单位选择专业分包单位安装。空调机组订货时,生产厂商提出由其安装更能保证质量,且安装资格也符合国家要求。于是,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与该生产厂商签订安装工程分包合同,但施工单位提出已与甲安装单位签订了安装工程分包合同。经协商安装单位将部分安装工程分包给空调机组生产厂商。 事件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双方对下列工作的费用发生争议: ①办理施工场地交通、施工噪声有关手续;②项目监理机构现场临时办公用房搭建;③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在使用前的检验或试验;④项目监理机构影响到正常施工的检查检验;⑤设备单机无负荷试车。 事件4:工程完工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期限为20年,并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
逐条指出事件1中监理单位是否应采纳建设单位提出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分别指出事件2中建设单位和甲安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事件3中,各项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分别应由谁承担?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事件4中施工单位的说法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