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66.720km,施工分4个施工合同段,即D1、D2、D3和D4合同段,监理分两个总监办,即ZJ1、ZJ2。其中ZJ1负责监理D1、D2两个施工合同段,ZJ2负责监理D3、D4两个施工合同段。在施工准备阶段遇到以下事件: 事件1:在路基填挖施工前,ZJ2书面提示施工单位应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和原地面调查,具体包括参加交桩、对桩点进行加密及其复测、精度计算等,要求闭合后方可用于工程。 事件2:在路基开工前,ZJ1要求D1、D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应单独编写路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报送总监办审批,其中D2项目经理向总监理工程师说已经编写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包括了路基工程部分,不需要再单独编报和审批,而且还说以往在其他公路工程项目中有关的监理机构也没有这样要求过。就一直未编报路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最后总监理工程师依据其路基填方工程的开工报审表及其所附的施工方案等资料批准了施工。
交桩工作应由谁组织?关于“工程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的提供路径”,建设单位甲某说应由设计单位同时提供给监理人、承包人,建设单位乙某说由发包人通过监理人向承包人提供。你同意哪种说法?依据是什么?
对于可能受施工影响的导线点,施工单位应该怎么办?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工程施工沿线每500m宜设有一个水准点,高速公路宜每200m加密一个。请回答其他需要增设临时水准点的情形与要求。
针对事件2,请回答ZJ1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D2项目经理的说法是否合适?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合适?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工程,路线全长93.6km,“招标文件”将工程施工分为7个施工合同段,监理机构设置为两级机构,即1个总监办(ZJ)和7个驻地监理部(ZD1~ZD7)。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即将开始桥涵结构物的台背与墙背填筑前,总监办组织了一次专题座谈会,目的是明确质量标准,统一控制好台背与墙背填筑的质量和安全。5天后,建设单位和总监办针对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组织了一次联合检查。 事件1:在座谈会上,ZD1负责人说填筑材料一定要用透水性材料,ZD2负责人补充说也可以用石灰土。ZD3负责人说台背与锥坡的回填应同步进行。ZD5负责人问总监台背回填应该在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还是85%以上时开始?ZD7负责人问圆管涵两侧的回填部位难以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怎么办?经过讨论,最后总监明确并强调了有关注意事项。 事件2:在第5天的巡视检查进入第3合同段后,看到某一盖板通道桥的0号桥台的台背已回填至约1/3高,而1号桥台的台背还没有开始回填,现场有运输车正在卸回填材料,还发现预制板没有开始安装,建设单位当场要求总监办写个监理通知单。总监说还是以ZD3的名义下个返工令。
针对事件1,请你回答进行台背回填宜采用什么材料?针对台(涵)背部狭窄处压路机难于施工的问题,应用什么方法进行回填?
针对事件1和事件2,如果总监安排你拟写一个台背回填应具备的开工条件的文件,你将写哪些条件?
针对事件2,请你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16)回答总监的说法或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你作为第3合同段的驻地监理工程师,应以什么方式纠正施工单位的不当做法?
【背景材料】 某A公司中标一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路面基层结构为15cm石灰土和40cm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5cm沥青混凝土,总工期为7个月,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该路段的交通量换算等级为重型交通。施工过程中的背景如下: 事件1:开工前,项目部做好了施工交通准备工作,以减少施工对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施工能力,编制了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计划。 事件2:方案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为确保质量采取以下措施:不同粒级的石料、细集料分开堆放;水泥、细集料覆盖防雨。
工程施工前施工交通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补充背景中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料出厂质量的措施?
该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控制标准和压实度控制标准是多少?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完工验收阶段的实测项目包括哪些?
【背景材料】 某正在施工的公路桥上部结构为6×3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墩柱直径1.8m,高度9.2m,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共两节模板,每节5m。在墩柱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墩柱模板支好后,用缆风绳固定,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模板和钢筋并确认合格后,准备浇筑混凝土。作业平台采用工人自制,上端有两个固定螺栓,固定在模板上口后,工人爬上墩柱模板顶部施工。 事件2:浇筑采用吊车、料斗吊送混凝土,料斗吊送至模板上口后,打开料斗仓门直接放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一次放入混凝土约1.5m³,厚度约0.5m。
事件1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事件2中,施工有何不妥之处?并说明原因。
在墩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背景材料】 某隧道采用锚喷支护,中空注浆锚杆,二次衬砌为厚度40cm的C30模筑混凝土。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架支撑变形下沉,施工单位施工中存在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偏大、局部欠挖超过限值未凿除、模板移动部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问题,造成其中一段衬砌完工后顶部、侧墙均出现环向裂缝,局部地段有斜向裂缝,严重者出现纵、环向贯通裂缝,形成网状开裂,缝宽最小0.1mm、最大4mm,必须进行补救处理。
请分析衬砌开裂的原因。
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进行防治?
根据衬砌裂缝情况,简述其处理措施。
二次衬砌施作应满足什么要求?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哪些规定?
中空锚杆安装施工应符合哪些规定?
【背景材料】 我国西部某省的某市拟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一条机场连接线,招标文件显示路线全长21.55km,合同段划分为1个施工合同段、1个总监办。施工图纸中标明K9+500~K17+100路段为挖方路段(湿陷性黄土),经中标施工单位统计计算,路基边坡高度如下表所示。
合同工程开工前,中标施工单位将K11+500~K14+500段路基开挖工程分包给了建设单位推荐的某土方施工专业队伍。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土方施工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了深路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经其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送总监办,同时开始了挖方施工,并安排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兼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上述情况后及时报告总监并建议签发工程暂停令。 事件2: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出现小型陶俑群和一座古墓,土方施工专业分包单位现场调整了深路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后继续施工。监理员立即报告了总监,总监向土方施工专业分包单位下达了暂停令。因其拒不停止施工,总监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工期紧和总监在下达暂停令前未与之协商为由要求总监撤回暂停令。
针对事件1,土方施工专业分包单位编制深路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请说明理由依据。
针对事件1,土方施工专业分包单位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并请写出正确的做法。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议签发暂停令的理由是什么?
针对事件2,总监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分别写出正确的做法。
针对事件2,当建设单位要求总监撤回暂停令时,总监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