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中存在羧酸酯结构,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的特点,适合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期间止痛,以及插管和手术切口止痛。该药物是
在三个给药剂量下,甲、乙两种药物的半衰期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唑仑化学结构如下(图),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给药后15~30分钟起效,Tmax约为2小时,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0%,t1\2为1 .5~5.5小时,上述特性 归因于分子中存在可提高脂溶性和易代谢的基团,该基团是
伊曲康唑的化学结构如下,关于其结构特点和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降血糖药物曲格列化学结构如下,上市后不久因发生严重的肝脏毒性被停止使用。其原因是
氯司替勃的化学骨架如下(图),其名称是
盐酸昂丹司琼的化学结构如下(图),关于其结构特点和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不易发生芳环氧化代谢的药物是
因代谢过程中苯环被氧化,生成新的手性中心的药物是
在体内可发生芳环氧化、N-脱烷基和氧化脱胺代谢的药物是
在体内可发生O-脱甲基代谢,使失去活性的药物是
在体内可被代谢产生2-苯基丙烯醛,易与蛋白的亲核基团发生迈克尔加成,产生特质性毒性的药物是
在体内可被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快速甲基化,使活性降低的药物是
第一个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中含有3-氯-4-氟苯胺基团,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是
由于羰基的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因电负性差异,导致电子在氧和碳原子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在与另一个极性羰基之间产生静电相互作用,这种键合类型是
长期服用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停药后出现血压反弹的现象,属于
因干扰Na+通道而对心脏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静脉注射给药后,通过提高渗透压而产生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表示血管外给药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是
表示非线性消除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是
表示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是
6位侧链为苯氧丙酰基,耐酸性较强,可口服,主要用于治疗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是
6位侧链具有吸电子的叠氮基团,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良好,其抗菌作用与用途类似青霉素V,主要用于呼吸道、软组织等感染,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更强的药物是
分子中含有膦酰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是
分子中含有游离双羧酸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是
分子中含有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是
分子中含有咪唑环和氰胍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H2受体阻断药是
分子中的碱性基团为二甲胺甲基呋喃,药效团为二氨基硝基乙烯的H2受体阻断药是
(二)口服A、B、C三种不同粒径(0.22um、2.4μm和13um)的某药,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如下所示:
当原料药粒径较大时,进食时比空腹的Cmax、AUC都大,说明
(二)口服A、B、C三种不同粒径(0.22um、2.4μm和13um)的某药,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如下所示:
经计算,该药的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t1/2(a)为2.2小时,t1/2(β)为18.0小时,说明
(二)口服A、B、C三种不同粒径(0.22um、2.4μm和13um)的某药,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如下所示:
下列可以有效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式中,不属于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是
在体内发生代谢,生成“亚胺-醌”物质,引发毒性作用的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