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项目部安排中段石灰土底基层的摊铺工作在11月2日开始,当天气象预报最高温度为5℃。项目部对施工班组提出了保工期要求,在剩余时间内要求做到完成进度计划,采取保证石灰土底基层质量控制的措施有:提高掺灰量,控制好虚铺厚度,石灰土应当天碾压成活,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为保证按工期交工,项目部将平石、路缘石安砌项目经建设单位批准分包给了乙公司。乙公司编制了施工方案并履行审批手续后,立即组织了施工。 竣工两个月后,发现在该路中段,后期施工的路面出现多条间隔30~40m的横向贯穿裂缝。
补充项目部关于石灰土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甲公司的分包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乙公司立即组织了施工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路面出现横向贯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项管道工程,长度350m,管径2.4m。管道为钢筋混凝土管,采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机,配备200t×4千斤顶,单向顶进方式。根据现场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了工作井位置。工作井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邻近新建管位既有建筑和其它管线不在拆迁范围。管道顶进纵剖面如图2所示。
在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制定了以下措施: (1)为解决顶距长、阻力大带来的顶进困难,拟更换较大顶力的千斤顶增加顶力; (2)为防止顶进过程遇软弱土层时管节漂移,加强管道轴线测量,及时调整顶管机的机头方向; (3)在顶进过程中当管线偏移量达到允许偏差值时,应进行纠偏; (4)在顶进过程中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该施工组织设计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未通过。单位技术负责人针对措施中的三项措施提出修改意见。
写出图中A、B的名称。
工作井的井位宜布置在上游还是下游?写出原因。
写出顶进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需监测的内容。
修改项目部制定的三项技术措施中不正确之处。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低压燃气管道工程,采用DN200mm钢管,采用夯管法施工。套管采用DN250mm钢管在直埋电缆上方1m位置穿过。行人不慎滑入工作坑内摔伤,引发民事纠纷。对焊缝进行抽检工作,发现检测出现不合格焊缝。
改正施工方案中套管选择、线路等不符合规定的做法。
改正焊缝检验及处理的不妥之处。
写出项目部在工作坑作业区安全防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背景资料】甲单位中标一座市政桥梁工程,由于甲没有钢箱梁制作加工的相关经验,通过和乙达成合作,完成了钢箱梁制作加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编制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如下事项: (1)将钢箱梁制作加工的工序划分为①钢材矫正;②加工切割;③矫正、制孔及边缘加工;④放样画线;⑤组装与焊接;⑥工厂涂装;⑦构件变形矫正;⑧试拼装。同时,编制了钢箱梁制作加工工艺流程:①钢材矫正→④放样画线→②加工切割→A→B→C→D→⑥工厂涂装。 (2)钢箱梁从跨中分两节段在钢构厂制作完成后,通过公路运输至现场。安装时,在钢箱梁跨中分段位置处的车行道路面上设置构造物E,如图4所示。
甲乙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合作,乙单位应具备什么条件?
写出钢梁制作加工工艺流程A、B、C、D的名称(用序号表示)。
写出构造物E的名称及作用。
从受力角度写出构造物E应满足的要求。
本工程涉及到的危大工程可能有哪些。
本工程中钢梁安装最适宜的方法。
【背景资料】项目部编制了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了专家论证,专家论证意见为“修改后通过”。项目部立即开始基坑放坡开挖,采用管井降水,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垫层以下0.5m,确保基坑无水作业。 施工管理人员对蓄水池的钢筋、混凝土的数量进行了计算,制定了材料使用计划。试验人员按照每100m³混凝土为一个验收批留置一组抗压试块,每500m³混凝土为一个验收批留置一组抗渗试块的要求进行了试块制作。 侧壁施工时,模板采用一次安装到顶,分层预留浇筑窗口的施工方法,窗口的层高为2.5m,水平净距为3m。安装每层窗口模板的时间不超过前一层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结构进行了7d养护。 池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项目部组织了水池满水试验。试验流程为:试验准备→A→水池内水位观测→B→整理试验结论。
基坑降水的作用是什么?
列式计算基坑开挖深度,写出需要专家论证的理由,专家至少需要几名,论证结果“修改后通过”直接实施是否正确?
列式计算1#块底板混凝土浇筑方量(保留2位小数),根据计算结果应分别预留多少组抗压和抗渗试块?
改正窗口层高、净距、每层窗口安装时间及混凝土养护的错误之处。
写出满水试验流程中A、B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