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规定,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II级时,是处在()。
图中H1=9m,H2=12m,H3=9m。则根据《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 55031-2022,下图所示的建筑高度为( )m。
下列关于矿渣水泥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2800m²,地下1层,地上6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28.5m,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施工工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依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了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事件二:检查施工现场工人宿舍室内净高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20个工人,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三:检查组按安全检查标准对本次安全检查,汇总表得分68分。 事件四: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建设单位另请其他施工单位进行维修。
事件一中,简述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针对事件二中现场工人宿舍的问题,应如何整改?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哪些等级?事件三中的检查结果应评定为哪个等级?
事件四中,建设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建设单位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说明理由。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某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与某办公大楼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合同工期219天,合同约定:工期每延误一天罚款10000元,每提前一天奖励5000元。承包商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经监理机构批准。其网络进度计划如下:
事件1:基础工程A在施工期间,由于工程地质原因导致已施工好的部分泥浆护壁灌注桩孔口坍塌,使A延误5天,直接损失10万元; 事件2:由于D在施工期间遇上特大暴雨使得D的材料晚到场4天,人员窝工费2万元; 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C工程量增加,作业时间增加2天,多用20工日和10个窝工。 事件4:为了缩短工期,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对G工作采取加快进度的措施,使得G缩短5天,增加赶工措施费5万元; 为了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单位拟将H工作的流水施工进行优化,可能有的方案有二种:Ⅰ-Ⅱ-Ⅲ,Ⅱ-Ⅰ-Ⅲ。各工作的流水节拍及施工段见下表(单位:天)。其余各项工作均与原计划相同。
泥浆护壁灌注桩孔口坍塌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在上述事件中,哪些可以索赔?哪些不可以索赔?简明写出理由。
假设人工工日单价为50元/工日,窝工单价为30元/工日,综合费率为人工费的20%,计算C工作延误施工单位获得的补偿费用。
H工作流水优化后工期可以缩短多少天?并绘制其优化方案的横道图。
考虑上述所有事件,实际工期为多少天?可获得工期奖罚是多少元?
简述工期优化时,选择优化对象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北方某图书馆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外墙采用玻璃幕墙。业主要求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工期1年,图纸完备,双方签署了固定总价合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合同中约定C为业主指定分包人,并与总承包人签订分包合同。投标截止日期为2016年4月2日。 幕墙施工中采用进口的某种结构胶,并在国内首次使用。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施工方案进行评价。由于缺乏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单位结合设计单位意见进行验收。 总承包人开展了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进行资料归档整理,节能工程资料与电梯工程资料混合组卷,电梯工程分包人完工后将竣工资料直接移交给建设单位。 合同约定,可针对人工费、材料费价格变化对竣工结算进行调价,各部分费用占总费用的百分比、价格指数见表,8月份完成工程量价款为1200万元(不考虑动态调整部分)。
项目部按照因素分析法对混凝土材料的成本偏差进行分析,其目标成本为264600元,实际成本为280984元,具体数据见下表4-2:
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是否合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合同类型?
幕墙施工及质量验收有何不妥?说明理由。(本题2项不妥,多答不得分)
资料归档管理中有何不妥?(本题2项不妥,多答不得分)
考虑物价动态调价后的结算款为多少万元?(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写出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利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写出理由。
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檐高25.2m,主体为框架结构,砌筑及抹灰用砂浆采用现场拌制。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现场条件,厂区内设置了办公区、生活区、木工加工区等生产辅助设施。其中供水系统经过了科学的计算和设计。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 事件三:设计图纸中的某型号钢筋市场近期一直缺货,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 事件四:工程验收前,相关单位对一间240m²的公共教室选取4个检测点,进行了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两个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如下:
事件一中,《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中供水系统包含哪些内容?
事件二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简述验槽应具备的资料和条件有哪些?
指出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理由。 简述钢筋代换应满足哪些要求?
事件四中,该房间检测点的选取数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该房间两个主要指标的报告检测值为多少?分别判断该两项检测指标是否合格?
某医院门诊楼新建工程,建筑面积87000m²,地下3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4.50m,首层层高5.60m,二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4.20m。施工总承包单位A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部,任命甲为项目经理,乙为技术负责人。主体结构施工选择B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 项目部针对基础工程易发生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的类型特点,明确基础工程安全控制包括挖土机械作业安全等多项内容,制定了包括监测组织机构,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等内容的基坑工程监测监控措施。 主体结构施工至二层时,工程项目部组织搭设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在悬挑结构搭设固定后进行了检查。 A公司对工程项目开展月度安全检查,现场检查发现以下安全隐患,要求整改: (1)电梯井防护门高度1.20m,电梯井道内每隔三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2)钢筋加工棚与易燃材料之间的防火距离为25m。 (3)利用钢梁作为水平通道时,在钢梁两侧设置连续的安全绳。 (4)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用木质板搭设单层安全防护棚,高度3m。 工程项目部在施工方案中专门制定了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高处作业施工前,应按类别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并应做好验收记录。 施工现场设置了两个钢筋加工区和一个木材加工区。在基坑土方开挖、支护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混凝土泵2台、塔式起重机2台、履带式挖掘机2台、排土运输车辆6辆。施工用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
基础工程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有哪些?补充完整基坑工程监测监控措施的内容。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在哪些阶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作为被检查单位,施工单位应按什么样的原则进行安全隐患的落实整改?分别改正月度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写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按事故类别分类,本工程可能存在哪些职业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