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属于第II类,是低溶解度、高渗透性的亲脂性药物。关于卡马西平口服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体内需先经酯酶转化为5'-脱氧-5-氟胞苷,再经胞嘧啶脱氨酶转化为5'-脱氧-5-氟尿苷,疗效/毒性比高于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药物是()
盐酸维拉帕米的化学结构如下,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关于盐酸维拉帕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过程中的血药浓度公式为C=k0(1-e-kt)/kV,其中k与k0的单位分别是
因在体内代谢产生对乙酰氨基酚,并进一步代谢形成毒性产物,被撤市的β-受体拮抗药是()
根据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构效关系,当吗啡的N-甲基被烯丙基、环丙基甲基或环丁基甲基等取代后,生成的吗啡样物质对阿片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对阿片受体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是()
属于三环类组胺H1受体拮抗剂,无明显中枢抑制作用的抗过敏药物是()
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的母核结构是()
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的母核结构是()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母核结构是()
结构为氨基双膦酸盐,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
结构为吡啶双膦酸盐,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
反映单次给药后,口服吸收程度的药动学参数是()
反映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快慢的药动学参数是()
反映稳态血药浓度下限的药动学参数是()
结构中含有哌啶丙酸酯基团,起效快,但体内易水解,维持时间短的镇痛药物是()
结构中含有4-苯基哌啶骨架的镇痛药物是()
结构中含有肉桂基,是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连续使用也会致耐受和成瘾的镇痛药物是()
结构为开环的鸟苷类似物,用于治疗各种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是()
结构中含有三氮环,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是()
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增加阿莫西林抗菌效果的药物是()
结构中含有联苯四氮唑和螺环片段,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也可用于治疗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是()
结构中含有联苯羧酸片段,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是()
患者,男,25岁,因高烧、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诊断为甲型流行性感冒。使用奥司他韦、对乙酰氨基酚、氨溴索和维生素C等药物予以治疗。奥司他韦是抗流感病毒的一线药物,成人用量为每次75mg,每日2次。奥司他韦属于前药,在体内代谢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作用,活性代谢产物的Tmax为2~3小时,半衰期为6~10小时,Cmax为456μg/L,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3%,奥司他韦结构式如下:
奥司他韦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
患者,男,25岁,因高烧、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诊断为甲型流行性感冒。使用奥司他韦、对乙酰氨基酚、氨溴索和维生素C等药物予以治疗。奥司他韦是抗流感病毒的一线药物,成人用量为每次75mg,每日2次。奥司他韦属于前药,在体内代谢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作用,活性代谢产物的Tmax为2~3小时,半衰期为6~10小时,Cmax为456μg/L,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3%,奥司他韦结构式如下:
根据奥司他韦的结构,其在体内发挥抗病毒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是()
患者,男,25岁,因高烧、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诊断为甲型流行性感冒。使用奥司他韦、对乙酰氨基酚、氨溴索和维生素C等药物予以治疗。奥司他韦是抗流感病毒的一线药物,成人用量为每次75mg,每日2次。奥司他韦属于前药,在体内代谢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作用,活性代谢产物的Tmax为2~3小时,半衰期为6~10小时,Cmax为456μg/L,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3%,奥司他韦结构式如下: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该患者每日给药2次的主要原因是()
患者,男,25岁,因高烧、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诊断为甲型流行性感冒。使用奥司他韦、对乙酰氨基酚、氨溴索和维生素C等药物予以治疗。奥司他韦是抗流感病毒的一线药物,成人用量为每次75mg,每日2次。奥司他韦属于前药,在体内代谢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作用,活性代谢产物的Tmax为2~3小时,半衰期为6~10小时,Cmax为456μg/L,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3%,奥司他韦结构式如下:
针对该患者高烧、咳嗽、咳痰症状,对症治疗的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