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产业创新的澎湃动能,来自科技创新这个驱动引擎。上世纪80年代,“星期天工程师”在江 浙一些地区兴起,企业纷纷邀请上海的高技术人员传授先进技术,奠定了当地制造业的基础。同 样是这个思路,江苏某市坚持产学研紧密合作,近年来与多所高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大力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不但推动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推陈出新,也助力风电光伏、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 可见,产业发展离不开“学”和“研”的基础支撑。如果把产业比作大树,科研探索就像根脉, 根扎得越深,树长得越茁壮。反过来,“学”和“研”,也离不开产业这个“应用场”。只有把科研成 果从实验室“搬”到生产线,才能检验其应用价值,更好指导下一步科研实践,技术和产品也只有 完成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变,才能真正惠及千行百业,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1月17日) 材料2 涮完火锅、做完炸鸡剩下的餐饮废油,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能有什么大用处?其中一个答 案是:成为航空燃料。 前不久,国产大飞机加注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试飞成功。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这一产 品,将提炼后的餐饮废油以40%的比例与普通航空燃料调和,各项物性参数均与传统石油基燃料 一致,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要求,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推广应用具有示范意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勇攀世界科技 高峰的征途中,在加快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过程中,许多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发挥更 大的想象力去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勇闯“无人区”,下好“先手棋”,全面提升科技创 新能力,定能不断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 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7月23日)
分析“学”和“研”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所体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必须发挥更大的想象力去创新”对我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何启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22日至24日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 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 编 自 《 人 民 日 报 》 ( 2 0 2 4 年 4 月 2 5 日 ) 材料2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 经验,贯彻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 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 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 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 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 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 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 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 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中,为什么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之际,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 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各个 历史时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75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 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 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 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新征程,要按照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 全会部署,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摘自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如何理解人民政协“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汇聚起共襄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 要胸怀强国之志。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 摘自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2024年9月29日)
为什么要“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
当代青年应当如何“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要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凝聚更广泛国际共识,提出更有效解决方案,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有必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目前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无论大国小国,都主张世界应多极化,都不赞同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都认为不能重走阵营对抗、零和博弈的老路,更不能重蹈战争冲突的覆辙。但对于世界大变 局之下多极化进程如何发展,各国如何参与和推动,尚未形成共识。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国的倡议为世界多极化指明了方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1月1日)
中国为什么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中国的倡议如何为世界多极化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