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械加工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新增两台相邻布置的中型数控机床,机床的距离除了考虑放置毛坯、工件和有关工位器具及维修所需要场地等外,还必须保证操作人员有足够的操作活动空间。以上两台数控机床之间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是( )。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作为取得触电或漏电信号的检测元件。关于 TN系统装设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23)规定,气瓶标志应当采用机械或者激光方法打印、蚀刻、镂刻等能够形成永久性标记的方式。下图气瓶制造钢印标志位置及内容中,表示充装气体名称或者化学分子式的是( )。
E公司是一家金属零部件生产企业,有员工350人,设有综合部、生产部、技术部、营销部、安全管理部等部门,配备3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E公司有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喷塑车间、组装车间和动能车间,以及配电室、空压机房、天然气调压站、锅炉房、喷塑粉末仓库等辅助设施。配有42台数控机床、50台冲压机床、2条喷塑生产线(固化工艺采用天然气加热烘干)、10台电加热炉、10台天然气加热炉、2台额定热功率20mW的无人值守燃气热水锅炉等设备设施。 2023年6月初,E公司决定对厂区天然气管道进行改造,并将部分电加热炉改造成天然气加热炉。E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F公司进行天然气管道施工。6月15日,F公司现场作业人员关闭施工管道上下两端阀门,在自然通风后,对管道进行切割作业,切割时发生闪爆,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3年9月10日10时许,动能车间锅炉工甲,到锅炉房巡查时闻到刺激性气味,但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未报警。甲立即撤出锅炉房,打电话报告动能车间值班长乙,并到相邻的热处理车间寻求帮助,1名热处理车间员工随甲到锅炉房查看情况。值班长乙接到甲报告后,立即报告动能车间主任丙,丙正忙着处理文件,让乙立即到现场查看、处置,并随时报告情况。 2023年6月初,E公司决定对厂区天然气管道进行改造,并将部分电加热炉改造成天然气加热炉。E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F公司进行天然气管道施工。6月15日,F公司现场作业人员关闭施工管道上下两端阀门,在自然通风后,对管道进行切割作业,切割时发生闪爆,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3年9月10日10时许,动能车间锅炉工甲,到锅炉房巡查时闻到刺激性气味,但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未报警。甲立即撤出锅炉房,打电话报告动能车间值班长乙,并到相邻的热处理车间寻求帮助,1名热处理车间员工随甲到锅炉房查看情况。值班长乙接到甲报告后,立即报告动能车间主任丙,丙正忙着处理文件,让乙立即到现场查看、处置,并随时报告情况。 10时15分,乙与维修工丁赶到现场,进入锅炉房查看锅炉运行情况,发现一台锅炉燃烧器熄火,但燃气未切断。乙指派甲去关闭燃气管道阀门,让J做好维修准备,自己用手机向车间主任丙报告情况。甲和1名热处理车间员工一起去关闭燃气管道阀门,热处理车间另外3名员工现场围观。10时20分,锅炉房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调查发现,E公司锅炉房设置了自然通风百叶窗,锅炉燃烧装置及燃气管道只配置了温度控制器、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两个安全装置。 事后,E公司组织对公司天然气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情况如下:调压站(中压)设置在靠近围墙处且与热处理车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相距3m;调压装置设置了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动力车间外天然气管道埋地敷设;车间内天然气管道与车间电缆管道平行架空敷设,净间距为30mm;天然气管道设置了防静电接地;管道末端设放散管,放散管与车间屋脊平齐,并设防雷设施;天然气易发生泄漏的位置均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F公司在天然气施工过程中,管道切割作业前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指出锅炉房燃气泄漏后现场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列出锅炉房燃气泄漏后,应急处置人员需要配备的应急处置装备和工具。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和《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指出E公司燃气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
G公司为大型预制菜加工企业,有员工3600人,占地10万m²,设有动力设备部、生产部、储运部、质检部、安全管理部、行政部、财务部等部门。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筛选、预制、成品包装、冷冻和入库。 公司动力设备部制冷车间布置有1#和2#两套独立的氨制冷系统(储存布置在不同防火堤内),分别用于半成品和成品的冷藏和冷冻。1#制冷系统设置容积5m³的液氨储罐4台,2#制冷系统设置容积10m³的液氨储罐3台,液氨密度为 0.7t/m³,液氨制冷系统投入使用前,液氨储罐实际充装率为80%。 制冷车间设有设备间、储氨间和控制室。控制有直通室外的独立出口,与设备间设置了防火隔墙,防火隔墙上设置向设备间开启的防火门和 800mm×800mm的观察窗,便于从控制室观察设备间内设备运行情况。 设备间内电气设备主要有:压缩机、氨泵、氨气泄漏报警器、事故风机、照明灯具、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等。事故风机与氨气泄漏报警器联动。 生产部包装工段采用人工作业,对预制菜进行小批量多品种包装,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2023年5月,由于订单和作业人员数量增加,包装工段原有空调系统无法满足夏季作业要求,新安装2 台氨直接制冷风机,作业环境温度得到显著改善。2023年底,冷冻工段购置1台预制菜速冻设备,并将该设备布置在独立的作业间内,安排分拣工、整理工各5人在每日8:30-9:30期间同时作业。 2024年3月,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要求,G公司编制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全管理部根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排查了公司内存在的重大隐患,辨识了重大危险源并更新了告知牌,开展了液氨泄漏专项应急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并辨识 G 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列出重大危险源告知牌主要内容。
根据《氨制冷企业安全规范》(AQ7015),指出控制室与设备间之间的门、窗、墙的防火要求。
判定设备间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并列出需配置的防爆电器清单。
根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辨识G公司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H公司为一家水泥生产企业,注册资本62亿元,设有综合部、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采购销售部、安全管理部等部门。水泥生产采用回转密烧结工艺,尾气经脱硫脱硝装置处理后排放。 因原有脱硫脱硝装置无法满足环保要求,2023年2月,H公司委托有资质的J公司对脱硫脱硝装置进行改造,并签订了《回转窑烟气排放脱硫脱硝项目改造合同》,由J公司负责项目前期调研、设计勘测、施工等工作。J公司在日公司设立项目部,并任命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全面工作。 脱硫脱硝项目主体工程为脱硫工作段,主要由脱硫塔、出口烟道和烟气升温箱三部分组成。脱硫塔内部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石膏浆池喷淋层(共4层)一下除雾器一上除雾器一湿式电除尘一出口塔帽。 2023年4月20日,J公司项目经理电话请示H公司负责人同意后,于22时30分安排脱硫工作段检维修作业。现场共15人,作业人员13人分三组作业,管理人员2人负责现场巡检。第一组5人在烟道垂直段内部电弧切割导流板、安装旋流器。第二组3人在脱硫塔内部第4层进行喷淋头的清堵和安装。第三组5人在脱硫塔内部第1~3层间进行喷淋头清堵。作业现场情况如下图所示。 4月21日2时30分,第一组作业人员在烟道垂直段内部对导流板进行电弧切割作业时,产生的金属熔渣掉落到烟道下部导流板及支撑物上,飞溅并引燃 了烟道水平段内的除雾器。作业人员发现火情后,使用现场仅有的2具5kg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扑救无效,火势快速蔓延,引燃了烟道内涂刷的玻璃鳞片防护层,高温烟气经烟道向脱硫塔内部第二组和第三组作业面快速扩散。第一组作业人员见火势无法控制,随即撤离。现场巡检人员组织第二组人员迅速撤离,并用手机通知第三组人员撤离,但未接通。2时40分,第二组3名人员沿脱硫塔塔身外挂钢梯撤离到地面。第三组5名人员未接到撤离通知,在发现大量高温烟气时,由于作业环境复杂,逃生通道不畅,未能及时撤出,导致全部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指出J公司在检维修作业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简述H公司对J公司项目部夜间检维修作业应履行的安全职责。
辨识导流板电弧切割作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安全标志》(GB 2894),列出检维修作业现场应设置的安全警告标志。
A公司是位于 B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医药生产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从开发区C热力公司引入0.6mPa的蒸汽,蒸汽管道采用直埋敷设,由A公司东侧地下进入厂区,穿过长20m 草坪后出地面,并在3.5m的高度沿南侧围墙架空敷设80m后接入调压分气缸,在架空管道的两个弯头处和中部40m处设置了三个钢制检修平台并安装了防护栏杆和踢脚板。该蒸汽管道级别GC3,上次检验日期为2023年5月20日,安全状况为3级。 2024年2月15日,A公司蒸汽管道架空段距东侧弯头80m处发生泄漏,公司委托有资质的D公司对蒸汽管道进行维修,2月16日最高气温-3℃,上午10时,D公司维修人员向A公司办理特殊作业票,在泄漏点位置搭设高3m的临时脚手架,关闭蒸汽管道阀门,放空并冷却后进行维修作业。10时30分,在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并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后,D公司维修人员开始对泄漏处进行焊接维修。10 时45分,A公司安全管理部对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D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维修现场搭设的脚手架未设置接火斗,检修平台护栏安装不符合要求。D公司随后进行了整改。 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安全规范》,该蒸汽管道维修的高处作业级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