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网络中井巷风流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和角联。关于风流连接方式及其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履带式钻孔钻机在露天煤矿进行钻孔作业和行走时,履带边缘与坡顶线应保留足够的安全距离。钻孔钻机在高度为 6 m 的台阶上作业时,钻孔钻机履带边缘与坡顶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m
B煤矿生产能力0.6mt/a,采用立井单水平上山开拓方式,水平大巷标高为-357m,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回采工艺为综合机械化开采,现有1个生产采区、1个采煤工作面和2个掘进1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总进风量5705m³/min,,总回风量5900m³/min,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3.1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3.7m³/t,井下有移动瓦斯抽放泵3台、瓦斯传感器20台,对井下采掘工作面及硐室进行监测监控。201 8年7月份该煤矿开展了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 三采区332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采用煤电钻打眼、耙斗装载机出煤、锚杆支护顶板、单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供风。2018年9月 13日早班,332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当班出勤10人,便携式瓦检仪显示掘进工作面迎头甲烷浓度为0.1%。12:00左右,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跟班电工检查发现局部通风机烧坏,将情况报告队长后去掘进工作面检修耙斗装载机开关,队长通过调度室通知机电区更换局部通风机。15:00跟班电工检修完耙斗装载机开关后未紧固防爆面螺栓,也未将检修情况跟中班人员交接便升井。下午掘进队中班出勤9人,队长安排任务为继续正常掘进,中班人员进入作业地点未进行安全确认即送电开始掘进作业。1 6:30机电区将局部通风机运至掘进工作面风机安装地点,接电发现更换后的局部通风机不能正常运转。18:00左右该 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掘进工作面9人全部遇难,装载机被掀翻,耙斗装载机开关烧焦,电缆信号被扯断,装载机开关及巷道壁上无煤尘焦疤。经查验瓦斯监测记录,掘进工作面事故前瓦斯浓度达到6%。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B煤矿的瓦斯等级并说明理由。
分析B煤矿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列出B煤矿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内容。
简述B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C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中等。设计生产能力1 .8mt/a,2015年核定生产能力2.4mt/a.井田面积8.69km²,东西长2.95~3.54 km,南北宽1.85~3.30km。7#煤层为全井田可采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尘爆炸指数为26~37%,有爆炸危险。所有煤层及顶底板均无冲击倾向性。井田内无小窑开采,但井田南部边界与小窑采空区相邻,地测部门对该区域进行了瞬变电磁勘探,掘进区队制定了探放水措施,施工时坚持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 2023年5月,为创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该煤矿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安全生产用提取与使用自查。(1 )检查了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制度。制度中规定了安全生产费用支出项,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措施支出:煤矿安全生产改造和重大隐患治理支出: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设施设备支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和维护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修订与应急演练支出;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支出;安全生产检查、评估评价、咨询支出;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检定校准支出。(2)检查 了2023年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情况,其中,1月份计划生产原煤20万t,实际生产原煤18万t,月末提取安全生产费用540万元。 二是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1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的要求,组织了安全风险辨识工作; 2)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绘制了矿井“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三是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全面普查了煤层厚度变化及分层特征,顶板厚硬岩层、煤层项板岩层结构与力学性能、巷道顶底板岩层分布与力学参数,地表河流、水体、地下含水体、导水裂缝带,煤层自燃倾向性、井下火区(高温异常区),古河床冲刷带、煤层风氧化带、火烧区、天窗等不良地质体,并田内油气井,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地层应力集中区、上覆遗留煤柱等情况。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判断该煤矿2023年1月份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是否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列出该煤矿安全生产费用还可用于的其他支出项。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指出“红橙黄蓝”四色所代表的安全风险等级。
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矿安[2021]121号),列出该煤矿瓦斯地质方面应普查的隐蔽致灾因素。
D煤矿井田面积17.9km²,矿井核定生产能力3.0mt/a,采用平硐、斜井联合开拓,有2#、3#两个可采煤层,均为容易自燃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3.5m、6.8m,2#煤层与3#煤层间距20m,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划分为两水平, 两翼式开采,中央并列式通风。目前只开采二水平东翼3#煤层采区,布置有3210综采工作面,另有一处封闭火区。该水平正常温22~24°C,正常水温18~20°C。 近2个月来,该煤矿开展了多次封闭火区观测,火区空气温度稳定在25°C,出水温度稳定在20°C,一氧化碳浓度稳定在0.002%,乙烯浓度稳定在0.0001%,氧气浓度稳定在4.5%。 3210综采工作面采用放项煤开采,工作面斜长210m、割煤高度3.0m,工作面走向长度3590m,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无轨防爆胶轮车运送人员和物料,工作面.上部有2#煤层采空区。 2019年8月10日,3210综采工作面开始回采。9月20日,综采工作面两巷压力变大,出现底鼓现象,距工作面端头80m处,回风巷有30m底鼓严重,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 9月23日早班,综采队安排8人在3210综采工作面回风巷拉底。11:10工作面瓦检员检测到工作面回风隅角一氧化碳浓度达97ppm,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距工作面回风隅角75m处顶板较大面积冒落,一氧化碳浓度达115ppm,瓦斯浓度为0.37%。瓦检员立即向调度室和带班领导进行了汇报。带班领导安排回风巷拉底作业人员立即撤离作业现场。11:30根据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安排,工作人员采取了向冒落处煤层注水灭火、在工作面进风隅角设置风障、适当增加工作面风量等措施,以降低工作面一氧化碳浓度和瓦斯浓度。13:20工作面着火点处理完毕,一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到允许值以下。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列出该煤矿应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的位置。
判断3#煤层二米区封闭火区能否启封并说明理由。
列出3210综采工作面防治自然发火应配备的防灭火设施装备。
列出3210综采工作面宜采用的预防性灌浆方法。
若3210综采工作面火灾进一步发展,列出可能采用增加工作面风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