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以远低于市场价格承运工地水泥墩,驾驶员甲、乙分别驾驶A,B两台重型货运车辆先后驶出场区。A货车总质量为48t,核定载质量30t,实际载质量120t;B货车总质量为49t,核定载质量35t,实际载质量175t。 当两车行驶至某公路上跨桥时,一前一后依次行驶在桥的左侧车道(桥梁为双车道)。当两车通过该桥正上方时,桥面突然侧翻,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850万元,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经调查认定:A公司的驾驶员甲和乙均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事故桥梁为中心单柱桥墩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桥梁施工资料齐全,验收合格。事故发生时桥梁结构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本案例,计算A车和B车货物超载率。
结合本案例,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定义、主观表现和量刑标准。
结合本案例,简述本起事故应汲取的主要教训。
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结合本案例,简述加强货运违法超限运输管理的主要措施。
某日,A公司驾驶员驾驶大型普通客车从B汽车站出发,驶往C客运中心。次日凌晨,天气小雨,当驾驶员驾驶客车行驶至弯道半径为196m的某高速公路时,车辆突然侧滑失去控制,与中央隔离护栏碰撞后侧翻,造成车内4人死亡,17人受伤的事故(重力加速度g≈10m/s²、路面附着系数0.4)。调查发现: (1)A公司发生事故的车辆后轴右侧轮胎胎冠花纹最小深度为0,两侧转向轮花纹型式不一致,且一侧转向轮为翻新胎。 (2)在夜间雨天失控前的行驶速度为105~108km/h。 (3)车内未系安全带的乘客被车辆甩出而造成死亡。 (4)事故客车驾驶员存在屏蔽GPS信号问题。 (5)B汽车站不按国家相关要求认真开展长途客车安全例行检查,未及时发现客车轮胎技术状况存在隐患。 (6)驾驶员发车前未对乘客做安全告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本案例,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该事故车辆转向轮轮胎技术状况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本案例,计算事故发生路段侧滑对应的临界车速。
结合本案例,简述发车前客车驾驶员应向乘客进行的安全告知内容。
结合本案例,根据《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简述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对车轮及轮胎检查的要求。 注1: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车辆的离心加速度,即a=v²/R,式中离心加速度;v——车速;R——道路弯道半径。 注2:下表为20~29的平方值。
某日,A贸易公司的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一辆危险货物罐式车辆装车过程中,发生甲酸甲酯混合液挥发蒸气泄漏中毒和室息的较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 调查发现: (1)该运输任务由B服务公司委托C运输公司实施,由驾驶员和押运员驾车前往A贸易公司某作业场所装载25t甲酸甲酯混合液后运送至B服务公司。C运输公司签发了派车单,但没有制作运单。 (2)涉事罐式车辆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隶属于C运输公司,公司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2.1项,8类,剧毒化学品除外);车辆《道路运输证》经营范围为2.1项,使用的登记证介质为液化石油气,实际装载的货物为甲酸甲酯混合液(UN1243,第3类易燃液体),事发时已充装15t,随车携带了2个4kg的干粉灭火器。 (3)A贸易公司现场作业人员充装前未实施“五必查”,充装过程中C运输公司驾驶员、押运员待在驾驶室休息,几分钟后固定储罐上部导入孔口有白雾状气体冒出,现场作业人员检查后继续充装,也未告知休息的驾驶员和押运员,在10min后,作业场所弥漫大量白雾状气体,现场作业人员及驾驶员和押运员发现后立即逃离现场,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本案例,分析托运人是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本案例,简述C运输公司在本次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结合本案例,简述该罐式车辆随车应配备的必要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结合本案例,简述装载危险货物前“五必查”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