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铝加工企业采用旋风分离器对铝型材熔铸车间的铝粉进行收集,回收打包后再送入熔炼炉。旋风分离器结构包括进气管、圆筒体、圆锥体、排气管和排尘装置等。 2021年3月26日,S铝加工企业组织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其中一项为模拟维修旋风分离器焊缝补焊的动火作业。模拟场景如下:当日15时,旋风分离器圆锥体焊缝开裂,焊工甲穿着棉质防护服,在锥体焊缝处,用铁杆对旋风分离器内部堆积铝粉进行处理;15时20分,开始焊接作业;15时25分,焊接完成后,立即要求启动风机,运行旋风分离器。距离动火作业区域5 m处存放有6袋收集的铝粉。 比武过程中,考评组认定焊工甲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操作行为。比武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问题整改并开展追根溯源,其中,查阅铝粉清灰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发现: 1.应根据铝粉尘特性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法,应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宜采用正压吹尘方式清洁,应使用铁制清扫工具。 2.设备不得出现厚度大于1.0 mm的积灰层。 (1)至少每班清理的部位:灰斗。 (2)至少每周清理的部位:吸尘罩、锁气卸灰装置、输灰装置、粉尘收集仓。 (3)至少每月清理的部位:作业区电气线路、配电柜(箱)、电气开关、电气插座、 电机和照明灯,作业区建筑物墙面、门窗、地面及沟槽。 在对旋风分离器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时,发现旋风分离器未安装泄爆、钝化、抑爆装置。根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该隐患为重大事故隐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列出焊工甲模拟动火作业的正确步骤。
根据《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AQ 4272),指出铝粉清灰作业操作规程中存在的错误表述。
根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除文中所述,指出该企业铝粉尘作业场所可能还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根据《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列举铝粉尘作业应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
M铝业公司是集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于一体的大型联合企业,一期氧化铝生产采用烧结法工艺,氧化铝生产能力达到30 × 10⁴t/a。主要设备包括3台石灰炉、3台原料磨、3台熟料窑、4台溶出磨和7台立式磨煤机。 2022年6月,该公司接受集团安全督查。督查组在审查岗位操作规程时,发现石灰煅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中关于处理结瘤作业内容表述如下:①处理结瘤时,原则上应双人作业,若单人作业,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②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二氧化碳、含氧量检测;③发现人员中毒不要盲目施救,应佩戴专门的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等防毒面具;④打瘤子前应将现场控制柜开关打到手动位置。 检查煤粉区域发现:①煤粉系统煤粉仓易泄漏部位设置了固定式一氧化碳浓度监测报警装置,监测数据未接入24 h有人值守场所;②7号磨煤机正在停机检修,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磨煤机内部煤灰积尘严重;③询问现场作业人员,未提供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相关资料;④查阅安全管理制度,发现企业未编制粉尘清扫制度,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未对立式磨煤机有限空间进行辨识,未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 检查原料制备及熟料烧成区域发现:①石灰炉没有管道、阀门、法兰的定期泄漏检查记录;②熟料窑大修更换耐火砖后开始启动,启动方案中缺少岗位安全职责;③员工现场清理磨机筛板缝时未佩戴护目镜;④二氧化碳管道维修现场无专人监护。 检查期间,发现企业瞒报了一起工亡事故。2021年8月7日16时左右,原料车间均化班负责人甲,在班前会上安排员工乙、丙、丁在3号取料机收工后对料斗进行换向作业,计划22时左右进行作业。22时10分,甲在主控室安排乙和丙等待丁的通知,协助丁进行换向作业;22时32分,丁回复可以换向,乙和丙从主控室去往3号取料机;22时38分左右,当乙和丙走到距离3号取料机约30 m位置时,看到丁在3号取料机皮带机尾平台突然向后跌倒在运行的皮带上。乙和丙立即跑到3号取料机操作室关闭了总控制电源,然后到皮带机尾救人,发现丁被卡在皮带与斗轮下料口之间,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石灰煅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中存在的错误并简述正确的操作要求。
简述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应配备的应急装备。
根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简述督查组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
针对该起工亡事故,提出防范措施。
2017年5月10日11时40分左右,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1号高炉在停炉大修放残铁准备过程中发生铁水外流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烫伤。该高炉于2002年建成投产,炉容为2300 m³,采用碳砖+陶瓷杯水冷炉底结构以及无钟炉顶上料方式。 该高炉为降低焦比,采用混合煤制粉喷粉工艺,该工艺主要设备设施包括干煤棚、原煤运输和储存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喷吹系统气体采用压缩空气,工况异常时可切换为氮气。 2017年4月,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决定对1号高炉实施大修,制订了《1号高炉停炉降料线及放残铁方案》(停炉方案),明确了采用回收煤气空料打水法停炉及放残铁等相关工作。 5月10日7时30分,对1号高炉实施预休风操作。10时20分,在选择的残铁口位置,切割下尺寸为800 mm×1000 mm的炉皮(高炉使用的碳砖规格为400 mm×400 mm×400 mm)。11时20分,完成切割和取下冷却壁工作。11时25分左右,炉前大班长甲打水冷却取下的冷却壁,并扑灭碳素填充料上的明火。同时,当班工长乙让甲对其负责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签字确认,甲在《确认表》上签字确认(该项目实际尚未完成)。11时30分左右,高炉车间主任丙看到《确认表》第8项“割炉皮焊残铁沟(满焊)”无人员签字后,未进一步核实,便向1号高炉当班炉长丁下达了“复风”指令,丁随即组织复风操作。11时40分左右,残铁口碳砖瞬时塌落,残铁口位置大量高温铁水突然涌出,造成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列出高炉喷吹系统由压缩空气喷吹切换为氮气喷吹的异常工况。
说明1号高炉残铁口碳砖瞬时塌落的原因。
简述1号高炉停炉降料线的安全操作要求。
列出保证高炉冷却系统安全运行的控制措施。
根据1号高炉采取的停炉方案,按照《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列出停炉放残铁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