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在一个行业展会上,遇到了曾经的一位同事。
趁着布展的间隙,我跟他聊了聊近况,他便跟我抱怨起来:
你说说,我这几年是不是运气不好?从单位跳槽后,工资是涨了不少,但在新公司从刚开始颇受重视,到现在被呼来唤去,近期的提拔机会,又被小年轻抢了去,让他郁闷不已。已经34岁的他,甚至隐隐有被公司优化淘汰的风险,如何才能在公司里重新变得被重视呢?
我对这位同事比较了解,当年在我们单位时混的也差因为他有一个特点,不爱学习,习惯于躺在过去经验上讲大道理,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由于我们单位在行业内属于领军企业,所以很多业界的后起之秀就特别喜欢挖我们单位的人,结果就因为他在单位时间较长,也一直待在核心部门,两年前被高薪挖走了。
还记得他走之前专门请我们部门大部分人吃了个饭,席间洋洋得意的他,天真地认为此番出去必定能有大作为。
但其实像我们这些了解他的人心里明白,他这一去,不仅回不来,而且等到新鲜期一过,他照样会原形毕露,得不到重用。
因为我还记得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时一位女同事用午休时间备考中级经济师,他看到后满不在乎地说道:考证有什么用?还不是拿一样的钱,混一天的班。
他之所以到今日局面,核心原因在于他的低认知水平,这种低认知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视野宽度和事业广度。
01
低认知的表现,就是看不起努力奋斗的人
我认识的另一个朋友,非名校毕业,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集团中层管理的位置。
谈到他奋斗经历时,他很动容地说道,其实普通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并不难,难的是不断坚持。
他说他并非天才,而是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根据岗位对自己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判断,来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
从他刚进公司开始,他就被分配到基层单位的安全部门,每天跑现场、看资料,当时他就一个目标,考取注册安全师证书。
从零起步的他,每年回到出租屋里就是看书,书看了两三遍之后,就开始刷题,不停的刷题。
他开玩笑似得形容道,考试前几天,每晚睡觉都梦到自己在刷题。
在他拿到注安师资格证的那天,他感觉领导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随后碰上集团大力培养青年员工的机会,他凭借这张专业证书得到了一个基层管理的初级职务。
由于转成管理岗,他为了提升管理能力,又开始考中级经济师,选的是工商管理方向。
待他考过之后,他已经掌握了公司管理的基础知识,在各种工作中运用起来也是颇为得心应手。
在一次专题会议上,集团领导参会,大领导让参会的所有人都发言谈看法,他提到公司在法人治理的不足,列举了几条专业建议。就是这次发言,让集团公司的一名副总看中了他,成为他的“贵人”。
接下来,在多岗位历练时,他定期将所思所学总结成论文发表,在35岁那年又顺利通过了高级经济师评审,成为了集团里小有名气的管理专家。
后面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凭借自身努力和贵人相助,他成为了一名集团中层干部。
考证,用来证明他的实力,给他打上了专业的标签。
为了考证而学习的专业知识,给了他专业的底气,让他能够在众多员工中脱颖而出。
考证时通宵达旦学习的精神,给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他不畏艰辛,仍然稳步前行。
他曾经也受过不少误解和委屈,认为像他这样一无背景、二不会巴结领导的人,根本没有前途,他说:我要认准一个道理,只要有一丝机会,我就愿意去尝试,直到努力到无能为力。
从不会因外界的质疑而放弃自己,也不会因长期努力没有回报而中途放弃,唯有这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02
低认知的背后,是傲慢、懒惰和自以为是
什么是傲慢?
就是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他人的努力在其眼中根本不值得一提,从而无法从他人行为中获取任何一丝启发。
傲慢的人习惯于高估自己的贡献,而低估别人的价值,就如上文提到的前同事一样,明明并没有真材实料,但由于进了个好单位,选了个好部门,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也非常优秀,甚至是最优秀的。
而面对失败,傲慢的人也会将原因全部甩锅给团队其他成员,实在没有甩的了,就咬死一些所谓的“客观原因”。反正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他一个刚毕业的小年轻,他懂什么?
这事跟我没关系,我就是负责协调一下!
你们商量了这么久,就拿这么个玩意?
考那些证书干嘛,还不如我每天逍遥自在!
傲慢之人可能因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而错失合作与学习的良机。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拒绝从外界汲取新知,最终会导致观念陈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什么是懒惰?
就是习惯于将事情一拖再拖,就是不去做。
懒惰的根源在于思想的懈怠,总想着“明日复明日”,而不去真正的花力气去马上落实。
总认为能混就混,能躺就躺,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倾向于逃避需要付出努力的任务和责任,甚至在关键时候掉链子。
这种人往往不仅自己不成功,还会带动周围的人一起产生惰性思维,甚至给上进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学这些玩意干嘛,还不如吃吃喝喝。
你这证书考了没用,也没见比我们多拿钱。考证不如摆烂,别努力了。
谁谁不学习,一样也提拔了,何必学习呢。
懒惰的人,往往是嘴上的强者,工作中的弱者,生活中的废物。进取心对他们而言,只是领导用来忽悠的说辞,而他们往往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仅懒,而且还不自知。
什么是自以为是?
就是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做什么都是以个人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思维模式、方式方法和行为举止都是绝对正确。
这种心态往往源于认知偏差,如确认偏误、过度乐观等,容易导致一系列的不良表现和错误决策。
自以为是的人尤其是习惯于对外界信息选择性过滤,错过了从不同视角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他们不懂,只有我看得清楚。
我这事就应该这么办,照我说的做没错。
那个小张算个什么东西,能和我比?你们这件事要是让我来做,成绩能翻好几倍!
自以为是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特别看不起继续学习的人,对于考证,他们往往反对声音最大。
他们会认为这些都不重要,但让他们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又左顾而言他,不真诚、不管用、更是祸害。
这种心态会阻碍个人能力的持续提升,使其在面对新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
03
提高认知,必须从低姿态和坚持学习入手
放低姿态,不是让你卑躬屈膝,更不是让你成为一个讨好型人格,而是怀着海纳百川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和提升自己。
河南有个谚语:“谷实低头,空壳朝天。”真正想取得大成就,必须要将姿态放低,以谦虚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人、处理任何事。
坚持学习就更简单了,就是字面上的理解,一是坚持,二是学习,加起来就是坚持学习。
正如一则笑话:一名记者采访大富豪,问其为何如此成功,大富豪回答: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
进入职场后,学习不能盲目,因为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可以参考自己的岗位岗位要求、专业背景和个人兴趣等因素,选择有针对性的考证。
在后台曾有人发私信给我,问一年能不能考多个证书,我知道的极限,有一名考友一年通过了三个国家级证书的考试。
因为不少考证所包含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比如会计师、经济师、审计师等部分内容相似相近,都是金融会计类内容。所以只要基础打的牢,一年通过几门考试没有问题,但也要注意不要贪大求多,一步一个脚印。
比如如果以后想从事教育行业,教师资格证是必须拿下的证书,但是不是只有教师才有必要考呢?那也不一定,很多大型企业内部有内训师岗位,有教师资格证更有优势获得这些好岗位。
除了考证,还可以通过撰写论文等方式将知识沉淀下来,证书、论文、科技奖励等都是以后评高级职称和评聘专业技术岗位的必要条件。
所以,不要让低认知毁掉你的人生,找准差距,不断努力,让终生学习成为你的生活习惯,从而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图来自于@青蓝君